〔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
近些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去向和未来感到迷茫。这既折射出高校专业设置与现实市场需求的脱轨,又反映了我国教育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缺失。职业成就感与人的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有很高的相关性,一个人的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越是一致,往往就越感到幸福。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针对这一情况,许多高校专门开设了有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课程,但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是大学生在入学时就已经选择专业,经过四年的学习与历练,很难再去转入其他专业。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最好提前到中学阶段,在中学阶段使学生树立起职业规划意识。目前,国内有条件的高中已逐步开展相关的显性或隐性的职业规划课程,这对于学生将来作出合理的专业选择及职业规划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在高中教育实践中,由于职业规划并不与高考直接关联,因而学生的参与性不高,自我探索的积极性不强,对职业的认识过于片面。另外,职业规划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指导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也较为普遍。而这些现象在生源有限的普通高中相比于生源质量较好的重点高中,表现尤为明显。究其原因,现行的职业生涯指导偏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在此过程中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没有积极的体验,自然参与度也不会很高。
针对这一现状,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相关原理引入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同时也能将快乐积极的人生观传递给他们,这将成为职业生涯规划中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本质东西。
一、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专业方向基本确定,规划指导工作主要针对社会实际需要;而大多数高中生对将来的专业选择没有进行科学的定向,对未来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学业,缺乏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未来,这时候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使其对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定向有个基本的认识。与在大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相比,在高中进行这一指导具有明显的优势。高中相对于大学具体的指导性有所降低,但更适合于培养学生内在的品质。另外,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相比,学生靠文化课分数较难考上理想的大学,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掘学生的优势与特长,这就需要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树立良好的职业规划意识。
二、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普通高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有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普遍性特征,又有这一特殊群体所具备的独特性。
普遍性主要涉及现阶段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一切主客观影响因素,如社会背景、微环境影响(学校、家庭、同伴群体)、个人特点,等等。
从社会层面来说,一个人未来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就需要人们对自己的职业有清楚的把握和规划,能积极地应对职业变换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从微环境层面来说,个体所处的环境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及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些父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感受,使孩子陷入两难的境地;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指导形式过于单一,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内容以及方式方法仍需在实践探索中进一步提高;此外,同伴的观点对青春期学生的职业定向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从个人层面来说,教育年限的延长导致个体心理成熟延迟。部分学生从小依赖父母,缺乏自我决策的能力,面对职业抉择时比较迷茫,无法将自己的兴趣以及职业定向的关系理顺,对职业的了解也仅停留在表面。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有目标,却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自己的目标。
普通高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在:他们没有骄人的学习成绩,缺乏学习兴趣和目标;与父母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不融洽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学业失败的经历导致他们的自信心明显不足,对未来丧失憧憬。这就需要在教育中渗透阳光,鼓励他们思考未来,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不仅关乎学生今后的职业定位,而且关乎学生未来生涯的整体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对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1.激发学生的积极体验,发挥教育的影响力
现阶段的高中职业生涯教育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比如职业生涯的定义、内容、步骤等。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这样的课程形式毫无兴趣,教育的影响力也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不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而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需要耐心认真的打磨才能发出玉的光彩。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将这种理念渗透到课堂,延伸到课外,学生就能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起自信心。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中,学生也能迸发出更多的奇思妙想,更有自信,心中怀有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
2.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培养应对职业风险的心理弹性
积极心理学的自决理论探讨了三种相关的人类需要,即胜任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就会幸福。在职业生涯的选择定向阶段,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家长,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决定,相信他们能胜任选择自己未来人生道路的任务,即使认为学生的想法有些不妥,也应在尊重的前提下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会自己作出决定。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自主意识,也能让其学会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每个人一生只从事一份职业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未来极有可能面临各种职业风险。在失业面前,低落情绪有可能将人的斗志淹没,这时候就需要内在品质的支撑,如心理耐受力等。高中职业生涯教育中不单要有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拥有积极的品质,能够应付以后人生道路上的风险与变换而不失去信心,这也是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主要目标。
3.构建成长的积极机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保驾护航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体现的。对于高中生来说,对其职业定向影响较大的微环境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讨论和探索职业生涯的支持性环境,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职业生涯信息,同时教给孩子积极的价值观,教育他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只是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在关于未来职业发展方面与孩子缺少有效的沟通。普遍认为只要孩子考上大学,别的都无所谓,甚至有部分家长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这样的家庭环境不仅不利于孩子清醒自主地思考未来,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无形的巨大压力。父母应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乐于与父母沟通。即使意见相左,也可以以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权衡利弊,最终作出合理的职业抉择。
学校作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环境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定向作系统的指导;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已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辅导,如社团、成功人士讲座、创业讲堂等,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也能使其对职业规划有更直接、更实际的认识;再者,学校可以通过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社会也应以一种关怀、积极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未来的主人,相信他们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通过构建学生职业发展的积极环境,使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资源达到最优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成长空间,让他们的能力、情绪情感、兴趣得到和谐发展,树立自主意识,培养自决品质,理智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四、结语
教育因人而异,职业规划辅导亦然。对于有想法的学生,就需要帮助他们寻找一切有利的资源,分析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于迷茫无助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帮助其树立积极的心态。这两者都需要我们以积极的眼光和视角看待学生。柏拉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寻找愉悦。对于高中生来说,“正确的事情”包括学会思考未来,对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作出初步的规划;“愉悦”则是贯穿这一过程中的欣喜和希望,是一种动力,而这一切的落脚点都离不开以积极视角看待每一位学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潍坊,261031)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