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趣味心理 > 公交车上的趣味心理
在线阅读
公交车上的趣味心理
时间:2013-08-07 10:37    点击:        作者:林沐

 导读

公交车、地铁、火车,这些平时常用的交通工具看似没什么新鲜,可是,你想到过吗?从你上车选座位那一刻开始,就会被心理学家窥探到一些潜在的性格特征了。而接下来在车厢内的一举一动更是无形中向大家展示了你的某些个性。

  

  第一排总是没人坐

  意大利非语言交流学家马克.帕克利对人们在车厢中的行为做了多年研究,他认为,人们上了空的公交车后,一般都不会选定第一排座位——这排位子通常到了车厢快满时才有人坐。这种选择是人类特有的安全感造成的。当你选择第一排座位时,坐在背后的人会让你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因为你看不见她们在你背后做什么;而如果你坐在了车厢的中后部,看到了绝大多数的后脑勺,就会觉得踏实。

  把腿伸长的人比较自我

  在车厢里最不被喜欢的是那些太过自我的人。他们通常表现在:把腿伸得过长、对着手机大声嚷嚷或是把包放在旁边占座。这些“不招人待见”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就习惯了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

  挤公交车的经历相信大家都有过,但是你有注意到下面这两种趣味心理吗:

  【案例直击】

  情景一:一辆刚出站的公交车上,人头攒动。后门往前的过道上、尤其是靠近前门的地方几乎成了沙丁鱼罐头。相反,后门以后的地方还可以挤一挤。为了迎接下一站的乘客,司机在一遍又一遍地放着广播“现在是乘车高峰期,请大家往里面走一走”。但是,车厢里的乘客仿佛没有听见似的,没有一个人肯动动。

  情景二:也是一辆人满为患的公交车,司机正在维持车上的秩序。不同的是,这个司机没有像其他司机通常做的那样反复播放广播,而是拿起话筒“靠近后门的乘客请再往里走走,后面的跟上再往里走走”。随着司机的招呼,大家很配合地朝后门方向移动,车厢的拥挤立刻缓解了。

  【心理解析】

  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效果;两种情况的解决办法酒精有何不同呢?

  仔细看看,不难发现,第一个情景中的广播对象是针对全体乘客的;第二个情景中,司机把指令落实到相对具体的某些乘客上了。正是这个“具体化”使效果截然不同。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去个性化。

  所谓去个性化,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些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溶化于群体之中,从而失去了个性感。于这种去个性化相联系的是,个体似乎失去了作为个性的约束力,在群体的保护下,做出违反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的事,表现出非正常的行事倾向。

  简单地说,去个性化,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典型的案例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本案例情景一中的广播,虽然反复播放,但是面对的是全体乘客,毫无针对性可言,于是乘客们的责任感被分散了,谁都不认为自己应该往里挤;即使有乘客意识到了,由于缺乏公众的压力,或者认为既然其他乘客不作出行动,那么他(她)就没有必要往里边挤。情景二中的司机把责任具体到人,就收到很好的效果。  

——转自心理医生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