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青春期心理 > 如何获得挫折的力量 ——高中意志力培养主题系列心理课
在线阅读
如何获得挫折的力量 ——高中意志力培养主题系列心理课
时间:2017-10-25 09:17    点击:        作者:周莉莉

  [关键词]挫折辅导;高中;心理课

 

【活动背景】

    高一学生入学后,面临着适应、学业、人际交往方面的很多挑战,很多学生在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之后,对考试成绩很不满意,进而产生了很多负面的情绪,影响了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所以,对学生进行如何面对挫折的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失利之后调整自己的情绪,寻找面对挫折的方法,从而平稳成长。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挫折;

    2.学会合理归因。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时间】

    安排在期中考试之后

    【活动方式】

    视频欣赏、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西游记》里的一个片段(片段内容是师徒四人被妖精抓住,并准备取其性命时师徒四人的反应)。

    二、学生讨论发言——分析挫折的影响因素

    看完视频之后,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回忆之前看的内容,并且根据视频中四个人物在面临磨难时不同的表现,选择一个最欣赏的人物的反应进行描述分析

    PPT设置:

    1. 师徒四人被妖精抓住了以后,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反应,你最欣赏哪个人物的反应?

    2.他们取经的目的,被妖精抓住了之后的情绪、行为。

    请学生起来回答并板书表格1

1

 

欣赏

情绪

行为

目的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

 

 

 

 

    预设回答:唐僧,情绪是淡定、冷静,行为是打坐、念经,目的是普度众生、自我修行;孙悟空,情绪是乐观的、积极的,行为是想办法、安慰别人,取经目的是为了自由、为了保护唐僧;猪八戒,情绪是害怕、焦虑,行为是哭喊、嚎叫,取经的目的是为了回高老庄、为了娶媳妇;沙僧,情绪是冷静、淡定,行为是打坐、劝说猪八戒,目的是赎罪。

    预设状况:该环节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是,站起来的几位同学都选择了同一个自己欣赏的人物进行分析,这种情况的话,可以让后面站起来回答的同学自主选择欣赏的人物,但是要描述其他人物的表现。

    目的:引出大家都欣赏在遭遇挫折时淡定从容的情绪,欣赏积极寻求解决困难的行为,激发团体动力:如何积极的面对挫折,获得挫折的力量。

    教师的引导语: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可知,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在遇到挫折磨难的时候能够像孙悟空/唐僧/沙僧那么淡定,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才能做到呢? 这时通过PPT呈现3不断递进的问题,由班级学生依次回答。

    PPT呈现:通过对表格1的分析,影响面对挫折时反应的因素是什么。

    预设回答:努力的目的。

    PPT呈现:大家发现了带着不同的目的努力会影响我们如何面对挫折,那通过比较师徒四人取经的目的,猪八戒的和其他三个人的目的有何不同。

    预设回答:带着更长远的目的努力会让我们更积极的应对挫折。

    PPT呈现: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努力的目的可以是什么?

    PPT呈现部分学生的回答:为了挖掘自己的潜力,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为了锻炼自己的毅力,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目的: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挫折,获得对挫折积极看待的力量。

   三、案例分析——探索挫折的影响因素2)(16分钟)

    PPT呈现例1:小A一直都很努力地学习,可是这次考试还是考得很差

    PPT呈现例2:小B一直都很喜欢班里的一位同学,可是这位同学和别人交往了。

    学生分小组,选取其中一个例子,对例子中人物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如下:

    1.A/B遭遇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2.A/B遭遇挫折之后的情绪会是什么样的,持续多久?

    3. A/B遭遇挫折之后的应对方式(行为)。

    讨论时间为2分钟。

        讨论结束后,由小组的同学起来交流,板书表格2

                  表格2

事例

遭遇挫折的原因

情绪

持续时间

应对方式

1

 

 

 

 

2

 

 

 

 

    

预设回答:

    A,遭遇挫折的原因可能是自己不够努力、方法不对等,情绪失落,持续时间一两天,行为是制定学习计划,更刻苦。还有的原因分析是不聪明,情绪悲观,持续时间有一个礼拜甚至更久,行为是自暴自弃;还有的原因分析是运气差,情绪是伤心,持续时间一天,行为是依照按照原来行事。

        B,遭遇挫折的原因可能是长得太丑,情绪是难过,持续时间比较久,行为是自暴自弃;有的学生的原因分析是不够优秀,情绪是有点难过,持续时间有一个礼拜,行动是充实自己;还有的原因是竞争者很优秀,情绪是难过,持续时间大概三四天,行为是充实自己。       

    通过对两个例子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影响面对挫折的因素(2):我们如何分析遭遇挫折的原因。并且进一步比较不同的原因分析带给人的影响。比如,如果小A一旦遇到考试失利就认为自己太笨了,太没用了,久而久之,他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会积极归因的必要性

    PPT呈现表格3

    表格3 如何学会积极归因

 

可控

不可控

内部

 

 

外部

 

 

    结合之前讨论的小A和小B的例子,讲解归因理论的内容,并且总结出合理归因的方式:学会将遭遇挫折的原因归为内部可控的因素,尽量不要归为内部不可控的因素。

    四、总结抗挫折的策略2分钟)

     PPT呈现:

    1.将挫折的经历做减法;

    2.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

    3.学会合理归因;

    4.付诸行动。

    五、练一练5分钟)

   写一写自己最近遇到的挫折,对照这堂课的内容,从如何长远看待挫折、如何合理归因两方面来分析挫折,并明确写出当下为了应对挫折你最需要做的三件事。然后邀请同学分享。

   目的: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六、结束语1分钟)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些从不幸中崛起的人,才配得上命运的垂青和馈赠,也只有他们才真正和命运会过面;至于遭受点打击,就一蹶不振的人,他们根本就没有命运。他们所拥有的,只不过是几个小小的不幸而已.

   目的:挫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需要勇气去直面和克服的,希望这样的一段话能够给予学生们以力量去克服挫折。

    这段话取自他人编写的海伦凯勒的遗嘱,海伦凯勒去世之后并没有留下遗嘱,一位曾被海伦凯勒事迹鼓舞的商人认为像海伦凯勒这样的伟大人物应该留下一封让世人铭记的遗嘱,于是他花重金向全球征集海伦凯勒的遗嘱,这段话便脱颖而出,被认为是最能代表海伦凯勒的一段话。

 

    【活动反思】

    一、对课程内容的反思

   这个课程是安排在高一期中考试结束之后上的,高一新生对期中考试特别在意,而很多学生又因为刚进入高一还未能很好地适应,所以大多数人都觉得期中考试的成绩对自己打击比较大,因此选择在这个时机给学生上课,可以很好地调节他们考后的焦虑,让他们能够认真分析自己的问题,建立自信。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刚引入挫折的时候,很多学生出现了抗拒的表现,不想谈学习上的事情,但是没想到老师也没谈学习,而是谈《西游记》,所以又变得十分感兴趣。谈到师徒四人表现的时候更是兴致勃勃,分析影响因素1 的时候也是水到渠成,而面对“人生努力的目的有哪些”这一问题时,部分学生出现了迷茫,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让他们对人生的目的有了一些新的发现:丰富了他们的人生体验,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变成更好的自己,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挫折。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了分析影响因素2的时候,全班学生都对例2特别感兴趣,这当然是和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但是他们的分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原因分析中出现了比较消极的归因方式——脑子太笨,人太丑,应对方式——自暴自弃。老师通过对表格2的呈现,让学生发现如何分析遭遇挫折的原因会影响每个人对待挫折的反应,并且通过对比发现消极的归因方式对人的影响,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内部可控归因才是最佳的应对挫折的归因方式。

    课堂结尾的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这节课发现自己原先应对挫折的不良之处,让学生明确眼下急需要做的事情,并在实践中尝试去改变。

   最后的结束语,铿锵有力,效果很好,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由刚开始的热闹万分,到逐渐深入之后的安静严肃,很多学生都在这堂课上有所收获,尤其在对合理归因方式进行解读的时候,学生最为专注,这说明他们确实需要一些心理学方法来指导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少学生发现自己原先归因方式存在问题,而这些发现都将让他们再次面对挫折时更为积极主动。          

四、对课程的改进措施

1.小组发言可以减少几组,为后面的内容留出更多思考的时间;

2.课堂总结最好由学生自己说出来。有时候我会比较着急,但是有一次在一个班里,由学生发现了内部不可控的归因方式对人的影响之后,我发现全班的同学突然都有一种醒悟的感觉。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自己来发现。这个原则和心理咨询的原则不谋而合。

 

注:本文刊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30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衢州,324000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