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记忆;高中生;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
1.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帮助学生领悟记忆的规律及方法。
2.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记忆规律并制定自己的记忆招数,增强记忆的信心。
3.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总结出的招数运用于自己平时的学科学习之中。
【活动准备】制作课件,布置教室,制作记忆测试卡片
【活动形式】活动体验、分组讨论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记忆力小测试,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的记忆力如何?上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小测试。(教师课件出示材料,上有两行数字,每行8个。要求在一分钟内读完,然后把两行中记住的数字写出来。)
(1)出示数字材料。
63、56、34、27、59、52、92、85
59、52、92、85、63、56、34、27
(2)教师和学生同时读一分钟。
(3)隐藏数字后,教师和学生一同默写,要求把自己记住的数字写在测试卡上,顺序不可颠倒。
(4)记忆自测结果检查。再次出示数字材料,教师和学生对照材料检查各自的记忆成绩。(学生中没有人可以把每一行中的8个数字正确地写下来,最多就是能写下4~5个,并且次序颠倒。更多的学生则是只能记住1~2字。教师则把每一行中的8个数字都正确地写下来。)
在学生的一片惊呼声中教师说道:同学们不必惊讶,其实记住这几组数字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你也可以做到的。
我们每个同学,经过训练后都可以大大增强记忆力,变得聪明起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增强记忆力”。
二、记忆术解密
(一)在找出规律的基础上记忆,效果会更好
1.教师随机抽取几个记忆成绩较好和记忆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采访:你对你的记忆成绩满意吗?为什么不满意?这组数字你是怎么记忆的?
2.教师再次出示数字材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看有什么发现?(第一行:排在1、3、5、7位的数字比排在其后的数字都大7,我们只要记住排在1、3、5、7位的数字,然后再各自减去7就可以记住整排数字)
(第二行:前四个数字,依次是第一排的后四个数字;后四个数字依次是第一排的前四个数字。我们只要按顺序记住第一排的数字,然后再颠倒位置即可)
教师总结:记忆是指对信息的识记、保持、提取的心理过程,并且记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记忆效果必然会很差。但是如果我们能抓住其规律的话,我们是可以做到过目不忘的。
(课件出示)记忆术之一:在找出规律的基础上记忆,效果会更好。
3.方法验证
教师:现在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让我们再次来记这一组数字,看你能记住多少。测试结束后同桌交换卡片,进行检查核对。(结果是99%的学生都能正确记住)
(二)分割记忆
1.活动:词语记忆
教师课件出示下列词语:说话、早上、青山、阳光、良好、陆地、手掌、看书、劳累、愉快、美丽、榜样、同意
(1)让全班学生自己默写,请4~6位学生在黑板上默写。
(2)默写结束后,让学生找出自己记住的这些词语在材料中的位置。(记住的词语大多处于开头或者结尾的位置)
教师引导总结规律:记忆一段材料,两头的材料比较容易记住,中间部分较难。
2.方法对策
(1)把长材料分割成短材料记,最后串起来一起记。即在记忆大篇幅的材料时,我们可以对材料进行分批分段的记忆。这样,每一个段落都会有相应的开头和结尾,从而人为地制造了增进记忆的条件。
(2)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加强中间材料的记忆。
(教师总结出示)记忆术之二:分割记忆法
(三)学习过的东西要及时复习
1.活动:数字再现
教师:下面我们再次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同学们再次默写一下上课之初要求大家记忆的两组数字,看哪位同学记得最准确。
教师再次课件出示数字材料,同桌二人交互检查默写结果。(没有一人能够全部写对)
教师: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背诵的内容,经常是前面刚记了,后面马上就开始忘。等到了第二天基本就会全部忘光。这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呢?
教师:这是遗忘现象(出示曲线图)
(1)请学生讲解遗忘现象
曲线表明了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了。(教师补充)
(2)请学生举出实际的例子,验证遗忘现象。
(3)教师总结记忆规律:遗忘在学习后立刻开始,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后来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4)教师: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一位教育家提出了记忆的这一规律,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位教育家是谁,他提出的记忆策略又是什么?(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教师: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大脑有四个记忆高峰期,分别是:早晨起床后,上午8点到10点,下午6点到8点,晚上临睡前一小时。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些时段记忆效果是最佳的。知道这个规律后我们大家应该怎样去做?
教师引导总结对策:学习的东西要及时复习。中午12点以前——思维力、精力、体力等都达到最佳水平(聚精会神上课);中午1~2点——脑力和体力的活动水平都比较低(午休);下午3~6点——脑力又活跃起来(聚精会神上课);只有早晨和晚上时间相对空闲。所以可在晚上进行学习,第二天早晨复习,这样效果较好。
(四)记忆方法训练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大家已经总结出了记忆的一些规律,大家再想想还有什么规律?看看大家这次能否再用很短的时间找到心理学家长时间研究的结论呢?
教师:既然刚才大家自己已经总结了这么多规律出来,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练习看看。
(1)背诵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
5028841971…
(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自己自由背诵,另一组尝试采用教师给出的记忆方法背诵)
(2)两组学生各派代表进行背诵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相互介绍经验、介绍方法,然后由其他学生进行比较、评价。
(3)教师介绍谐音法:“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
(4)学生练习
班超出使西域:73年(带着旗和伞)
马克思生于1818,逝于1883(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
三、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掌握记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训练,是可以增强记忆力的,老师这里简单总结了一个十二字诀,供同学们参考。
整理——于混乱复杂中寻找规律。
重复——学过的东西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趣味——把所记内容与趣味性的内容联系起来,在玩味中记忆。
简化、重组——记忆大篇幅的材料时,对材料进行分割、组块记忆,人为地制造增进记忆的条件。
背诵——记忆的根本,所有记忆方法最后都要靠背诵来实现记忆的目的。
【点评】
学生传统的记忆方法“死记硬背”, 往往是“记得慢,忘得快”,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记忆负担的同时也严重挫伤其自信心,因而引导学生掌握几种增强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促进记忆发展,已刻不容缓。
本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逐步认识到识记和保持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其规律就可增强记忆力。随后在实践中逐一验证,既能在活动中体会成功之乐,又能在玩味中加深理解和学会应用。
点评人:孙奎泽,中学高级教师 ,山东省海阳市辛安镇第一初级中学
(作者单位:山东省海阳市第一中学;山东省海阳市育才小学,265100)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