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考试心理 > 快乐学习应跳出“四不”怪圈
在线阅读
快乐学习应跳出“四不”怪圈
时间:2015-06-15 09:39    点击:        作者:李 岚

 受到积极心理学的渗透和影响,当前教育研究的关注点逐步从教学的有效性转移到每个学习者的个性体验,学生的快乐学习因此成为教育教学的热点话题。快乐学习这一命题虽仅提及情绪的表述,但却是一系列心理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另外,快乐的情绪体验主体虽为学生,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受到诸如教师、同学,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快乐学习的探讨不能一概而论,本文仅从心理学角度,以学生为主体,探讨影响快乐学习达成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一、学习不快乐的成因分析——“四不”怪圈

按照认知行为治疗(CBT)理论,消极体验的产生原因是非理性的认知和挫败的行为,通过纠正认知和行为,可以有效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或人生困境。学习也应是如此,通过对学生的观察,结合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新模型,我们将学生学习不快乐的成因归纳为“四个不”,即“不愿”“不学”“不会”“不省”。

所谓“不愿”就是学生由于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归因方式等的偏差,或是对课程、教师、学习环境等有定势错觉,产生不利于有效学习投入的情绪情感体验。

所谓“不学”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这里尤指课堂学习进程中,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注意力集中、及时寻求帮助与提问等)、有效的听课方法(如记笔记的方法,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等),或是课堂学习所需知识相对欠缺,进而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跟进课堂思路的一系列行为。

所谓“不会”主要针对课堂学习结果而言,学生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低,对其顺利完成作业有显著影响,也会进一步影响之后课程内容的学习。

所谓“不省”则更多地指一种学习特质,与“元认知”概念相似,指学生不能对其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及其原因进行有效觉察并准确、客观地进行归因。

这“四个不”彼此相互影响,也形成了“不愿-不学-不会-不省-(更)不愿”的“四不”怪圈,如同漩涡一般,一旦被卷入怪圈的任一环节,其它环节的心理、行为反应也随之产生,并进入“越陷越深”的状态。也就是说,“四不”怪圈的任何一环都可以成为起点。那么是否可以跳出“四不”怪圈,又应如何跳出“四不”怪圈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第二个问题。

二、快乐学习的策略

就是否可以跳出“四不”怪圈,首先应该树立两个观念,一是任何行为的形成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和强化,不快乐学习是如此,快乐学习亦是如此。二是由于环境的影响以及个性的差别,每个人对“四不”怪圈的“免疫力”是不同的,对“快乐”和“不快乐”的定义也因个体因素而有较大差别。以上两点提示我们要纠正或改善目前的学习状态,就应树立一个长期与“四不”怪圈作战的准备,也应树立“必胜”的信心。

在这样的信念指导下,对跳出“四不”怪圈策略的运用就能更加游刃有余。在航海中面对“漩涡”常有这样的策略,一是将船体重心调低,以保证平稳航行,不被漩涡动摇;二是将船头调转,顺着漩涡旋转方向一点一点地向漩涡外围航行,因为漩涡外围的水流速度要小于内部的水流速度。应对“四不”怪圈也应如此,具体来说有以下两方面:

1.降低重心,稳定船体——学会有效调控情绪和行为

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不是一味控制情绪,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立场来审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这样可以使自己跳出情绪陷阱,用理智的态度来分析这一系列反应是否合理,又是否有依据。根据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人的情绪并非由事件直接导致,起关键作用的是认知,所以我们应该找到自己认知上的偏差,通过改变认知来调控情绪,进而改变行为。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周围同学的觉察来练习以旁观者的立场审视当事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变化,这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2.调转船头,顺流向外——学会抓住“四不”怪圈的薄弱部分

了解了“四不”怪圈的运转规律,同时具备了相对客观、稳定的自我觉察能力,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追溯在学习中不快乐的源头,究竟是“不愿”、“不学”、“不会”还是“不省”。下一步则应考察自身在哪一环节更容易做好,这是对薄弱部分的考察。将考察的结果付诸实践,在取得初步成果之后,不能放松警惕,还应坚持下去直至与四个环节“脱离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不应放松对自身的觉察,尤其是要捕捉积极状态下的积极行为,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个改变,都应该马上总结该行为是如何出现的。成功的经验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努力创设出现积极行为的内外部环境,进一步强化好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有信心和力量去解决更困难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小改变”带出“滚雪球”效应。

通过类比式的原因分析和策略描述,本文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掌控自己快乐与否。希望通过本文粗略的描述,能为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准确的觉察和更有效的策略。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