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考试心理 > 奇妙多彩的“奖励钥匙” ——巧用“心理效应”提升评价有效性
在线阅读
奇妙多彩的“奖励钥匙” ——巧用“心理效应”提升评价有效性
时间:2015-04-28 16:28    点击:        作者:cailing

 每个小学生都喜欢通过良好的表现获得奖励,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老师们也发现,奖励的正向引导作用常常能鼓励孩子继续表现良好。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作战”的班主任老师,我越来越发现奖励其实是一门大学问。我身边有的老师认为奖励就是给孩子他想要的玩具、食物,有的老师认为,给孩子的奖励越多,越会让孩子下次表现出好的行为习惯。这些老师常常为“好心”为什么没有得到“好报”而困惑——孩子刚得到奖励时会兴奋不已,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奖励综合症”:对奖励越来越倦怠,不愿为获得奖励而努力,会表现出“老师奖不奖励无所谓”的消极态度。

为此,我特别查阅了有关心理书籍,尤其是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心理效应”,试着用这些奇妙多彩的“奖励钥匙”提高评价的实际效果,打开孩子的心门。

一、借用“扇贝效应”钥匙,开启“奖励优化”之锁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无法恰当把握奖励的频率和方式,常常导致奖励效果不佳。他们对学生逐步麻木的状态颇感困惑,我在实际操作中借用了心理学中的“扇贝效应”,以奖励的“合理强化”功能切实提升奖励的有效性。

心理学家斯金纳在白鼠实验中发现,如每隔20秒对白鼠进行喂食,在反复喂食后,白鼠的反应会先停顿,直到下次喂食前1、2秒才达到高峰,变得激动起来,其行为趋势如扇贝一样,被称为“扇贝效应”(如图):

 

“扇贝效应”传递给我们的秘语是: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行为,没有奖励时,学生会热情尽失,继而“罢工”,放弃努力;得到奖励后,学生就丧失了作出良好行为的驱动力,直到下一个奖励的到来。

我们应怎样充分利用这把钥匙,使奖励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呢?我们不妨用以下几种方式开启“奖励优化”之锁:

1.以“间隔性强化”提升奖励的有效性

虽然持续应用连续、固定的强化会导致扇贝效应中的懈怠反应,但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它能让学生容易地完成任务,尽快得到奖励;当学生的学习或行为达到了熟练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撤销强化。

如,当小张同学在改变上课做小动作这一坏习惯的初始阶段,我就在他有细微进步时通过奖励小奖品进行强化刺激;过了2周时间,我鼓励他说:“你做得非常好,已经能在大部分时间里不做小动作了,为帮助你继续养成这个好习惯,我会在今后一个月内继续观察你上课的情况,并在你达到要求时给你奖品,但这时就不是每次都给了;不过,如果这段时间内你总能上课不做小动作的要求,我就奖励你更喜欢的奖品。”之后,我对他奖励的间隔时间逐步拉长,直至小张养成了长期专心听课的好习惯,我就不再奖励了。

在延迟强化的过程中,我也尝试改变间隔的时间,如:把观察他的时间说成“一段时间”,使其找不到变化的规律,避免他专心等待奖励的强化。

另外,单元、期中、期末考试等固定流程会使学生产生扇贝效应,此时,学生往往会抱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心态加倍“努力”学习,甚至开夜车。这种填塞式学习不利于知识的掌握,我就会采用临时测验的方法来个突然袭击,使学生有所领悟,然后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我且坐定刻苦学,任尔东南西北风”。

2.以“合理强化物”确定奖励的方向性

强化过程中,我逐步注意到:有的学生面对奖励会逐步产生越来越高的期望值,甚至会不顾奖励的初衷,索要游戏机等不切实际或不利于自身成长的奖品,这是扇贝效应因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果此时教师不经意地让步,会让学生认识到只要一直恳求,老师终会答应自己的不合理要求,这实际上是以间隔强化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向教师恳求的行为。

对此,我们首先要分辨清楚哪些要求可行,哪些不可行,不可行的坚决不答应,让孩子知道,虽然是奖励,但决不能满足不合理要求。其次,要坚持奖励是用来强化良好行为的目的,注意学生奖励要求的合理性,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只会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导致坏习惯产生。

3、以“多样性奖励”激发奖励的趣味性

由于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奖励会使孩子失去新鲜感,感到厌烦,就会使奖励失去了强化的作用,所以我在实施间隔强化的过程中,注意了强化物的多样性,用不同的强化物进行刺激。如,通过“积分升级制”兑换奖品来提高强化过程的趣味性,并增加学生的期待感。

总之,借用“扇贝效应”这把钥匙,让我们科学利用变化的间隔强化方法,奖励给孩子喜欢的不同种类的合理强化物,能巧妙开启“奖励优化”之锁。

二、试用“普雷马克原理”钥匙,开启“行为强化”之门

除了物质奖励,我发现行为刺激更能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普雷马克原理”就是一种有效行为刺激法,它是用孩子喜欢的行为作为不喜欢行为的有效强化物,就是先让孩子先做不喜欢做的事,才能做喜欢的事。也被称为“祖母原则”:祖母对付孙子常用“先吃了蔬菜,你就可以吃甜点。” 

普雷克做了一个实验:让孩子们从两种活动中选一种:玩弹球游戏机或吃糖。有孩子选择了玩弹球游戏机,也有孩子选择了吃糖。有趣的是,对喜欢吃糖的孩子,如把糖作为刺激物,便可增加他们玩弹球游戏机的频率;对喜欢玩弹球游戏机的孩子,如果把玩弹球游戏机作为刺激物,则可提高他们吃糖的数量。这种要想做B,除非先做A的“普雷马克原理”是帮助学生培养好习惯的行为刺激妙法。

我在试用“普雷马克原理”钥匙开启“行为强化”之门时,发现有以下诀窍: 

1.先有行为,后有强化

这是这一原理的操作要点,次序绝不能颠倒。如:小李很爱看漫画书,无论上课下课都捧着漫画书津津有味地看,为此,我规定他必须先专心上课,到下课或午休时才可以看漫画书。无论有什么特殊情况,都不能破例。小李遵守了这项规定,这使他上课变得专心了。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有一次,我觉得让拖拉的小丁做习题要比让她练钢笔字有趣得多,因此告诉她:“你先练一小时钢笔字,然后你就可以快乐地做习题啦!”我想:这回小丁该好好练字了,可她根本不买账,反而更拖拉了,经了解其实她宁愿多写字,也不愿做这些对她来说如同天书的习题。可见,教师在选择强化物时,必须了解与所要强化的学习行为相比,孩子更喜欢什么,并把它作为强化物,才能有效。 

由于人的观点信念不断变化,这顺序也会相应变化。所以我一直定期观察,对学生的喜好进行重新排序,预先确定在各种情景中哪个强化物最有效以便更有效进行强化。除了观察,我还常和学生商量,了解其爱好到底是什么。

3、保质保量,强化显效

如果在学生心目中没有把强化与保质保量的学习行为联系起来,那么强化对他的学习就不起作用。如,小王为了下课到操场上做游戏,就草草地完成课堂作业,还漏做了两题。因此我立刻与他谈话:允许他做游戏是对他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一种奖励,而不是随意性行为的结果,如果我已经发现他的作业质量问题还网开一面允许他去玩,则是对他做作业草率、不认真这一不良行为的强化。这使小王意识到保质保量的重要性,之后再没有发生类似问题。

擅用“普雷马克原理”钥匙,能巧借孩子对行为喜好的期待心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成功开启“行为强化”之门。

三、巧用“霍桑效应”金钥匙,开启“自我成就”之路

虽然以上两色“钥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奖励的有效性、刺激行为的强化度,但以物质奖励和行为刺激为主的奖励方式毕竟是外部强化,过多使用会产生一定副作用:让学生对其“上瘾”——对所做的任何琐事都期望得到奖品、刺激,使学生对其产生依赖心理——有奖品的就去做,否则,该去做的也不做,或形成一种“完成学习任务是为了……”的惯性思维。因此,过度的外部奖励会减弱学习和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孩子因此缺乏真正持久的学习动力。

当这两把钥匙在学生长期健康发展之路上逐渐黯然失色之时,我们又开始寻觅一把百试百灵的“奖励万能钥匙”:如何才能促使学生获取自觉提升的长期动力呢?此时,奇妙的“霍桑效应”让我们眼前一亮:

研究人员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精神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霍桑效应”。实验第一阶段研究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可经过两年多,发现照明度、工资、工休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的改变对生产效率无特别影响。第二阶段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1)参与实验提高了工人的光荣感,说明被重视的自豪感对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访谈使工人有发泄的机会及被尊重的体验,由此士气提高,产量大幅提高。(3)实验引导成员间形成良好的关系。

霍桑实验给我这样的启示:学生和实验中的工人一样是“社会人”,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单纯进行外部奖励,对学生积极性的影响是局限的。当学生受到关注时,学习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内在成就动机也会相应提升。因此,如果我们能注重“精神奖励”,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充分关注,充分运用恰如其分的赞扬与肯定,就能更容易地使学生的积极性与潜能得以激发。

于是,我在实践中试着巧用这把“金钥匙”,逐步开启了孩子的“自我成就”之路,也在其间积累了一些经验:

1.尊重是基础

美国教育学家爱墨森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首先努力尊重学生,恰当处理师生之间的心理矛盾,减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通过合理的渠道,释放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其次,学做一个平等耐心的倾听者,听取学生对问题的见解,分析学生认识的源头,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轻松面对学习压力。

2.关注是力量

现代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慢慢积累成学生的不满与懈怠,影响到学生对学校老师的认知。因此,教师需运用霍桑效应,通过关注学生努力营造师生间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

同事小吴老师带的一直成绩优秀,但五年级时成绩开始下降,经校调研发现,这段时间小吴家里发生了很多事,往往顾了家里顾不了学校,慢慢疏远学生,学生得不到班主任足够的关注,对教师产生了不满情绪。通过师生座谈等沟通形式,学生发泄了心中积蓄的怨气;小吴也及时调整了状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班级学习风气逐渐好。

3.关爱是动力

一位教育学家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在眼中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学生。我爱每个孩子,相信人人都可以成长,成才。

两个女在课堂言,平时也不同学交往。一次电脑心理测试她俩很慢,其他同学都走了,们才刚做好,恰好此时我发现不少同学在离开时没关机,于是请她俩帮忙,教们快速关机的方法,带领们关闭了所有电脑和电源。第二天,我表扬了们,同学们也鼓掌表示感谢,不料她们从此开始积极发言并与同学主动交往了!这貌似平常的方式因关爱拉近了生距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我发现在运用“金钥匙”时有以下注意点:

1.及时是关键

教师要细心,善于捕捉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随时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发现学生有好的思想行为或有了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赞扬,这样会使孩子很容易把教师明确的反应同他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使好行为得到强化巩固。如不及时,孩子会对自己的行为渐渐淡忘,大大削弱激励作用。如孩子做出好行为,老师几小时后才拍拍他的肩说“嗯,不错”,孩子会莫名其妙,不知你为什么无缘无故表扬他。另外,儿童思想情绪不稳定,行为表现上会出现反复或带有一定程度的暂时性,如不及时赞扬加以巩固,好的思想行为有可能消退。

2.适度是要点

教师对孩子的表扬要慷慨,但不是一味夸大其词,不切实际地赞扬,否则孩子会感到不真实或产生侥幸心理,甚至会认为老师是在讽刺哄骗自己而产生反感。有位老师还没看清五年级学生的画就夸奖:“你画的画可真好,真棒!”孩子却厌恶地想:老师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我很清楚这张画是我最不满意的!对于喜欢戴“高帽子”的低年级孩子,评价可适当高些,略高于实际的赞扬对他们会有更大的激励作用。但对有一定自我评价能力的高年级孩子进行表扬就应注意分寸了,评价过高或过低效果都不佳。

赞扬学生在量上也要适当,防止过多过滥。如孩子经常获得“廉价”无原则的赞扬,久而久之会对此习以为常,那赞扬就失去了作为动力来源的效果。

3.内容须明确

赞扬的内容要明确,即要求教师要用具体不笼统的语言赞扬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明白得到表扬的原因,也更容易理解教师对他的期望。如,“你在下课时,主动把教室地上的纸屑捡起来,你做得很对,我真高兴”,所表达的意思要比“今天你表现很好”清晰得多,效果也更好。

赞扬孩子时,还应注意找准原因,尽量把孩子的成功归功于其努力,如,对孩子说“你一直在动脑筋,所以这些数学难题都被你解决了”会产生鼓励学生继续积极思考的效果。

4.方法可多样

精神奖励的方法很多,包括赞许、表扬,不仅可用语言,还可借助目光、微笑、抚摸等非语言手段。表扬可通过口头语言,也可通过书面语言表达。这么多方法,教师可灵活运用,而不只是机械地重复“这样做很对”、“你做得很好”。要想发挥赞扬奖励的最大魅力,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一束深情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一个热烈的拥抱,甚至送孩子一首赞美的小诗,都可以传递真诚的鼓励。

总之,在教育中,只要教师巧用“霍桑效应”金钥匙,多给予学生以尊重、关注和热爱,营造和谐的氛围,以正面肯定为主,并注意因时因地、方法多样地给予精神奖励,就能开启孩子的“自我成就”之路,激发其学习热情,塑造其美好行为,使其不断地进步、提高。

我们在科学有效地使用外部奖励、行为刺激的基础上,更要努力让学生从自身发展中获得快乐,这才是激励学生自主进步的“金钥匙”;获得这把奇妙的“奖励金钥匙”,学生才会形成自觉持久的良好习惯,稳步迈向健康的成长大道!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