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课堂;提问;策略
心理课堂,如何激发学生自身的正能量呢?
有的教师采用榜样示范,用经典的人物事例,让学生分享感受;有的教师运用案例情境,让学生分析探讨;有的教师运用角色扮演,呈现正反两面,让学生比较选择;有的教师借助名人名言,鼓励学生……
这些方法不是不好,只是偏重于“由外而内”来对学生施加影响,这些教师精心准备的榜样、案例、情境等素材,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学生自身“心理”以外的,不是他们亲身“体验”过的。而人的成长的内在过程,却是要经由“由内而外”这个过程的。
学生真实的成长是如何发生的呢?
“是非经过不知难”“吃一堑,长一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这些前人的智慧很好地阐释了这样的道理:真的教育决非只是“看”就可以达成的。
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他们本身的经历、体验、感受、想法,就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最重要的正能量的源泉。真的教育,不是拿外在的东西往学生脑袋里“灌”,而是把学生自身已有的积极经验、教训、感悟、体验、反思等“导”出来,让他们自我教育,以达成自我成长。
在心理课堂上,通过顺势而设问,是非常有效的导出学生身上已有正能量的方式。
本文以 “不可理喻的父母”主题心理活动课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顺势设问,激发学生内在的正能量。
一、设问要具体,充分聆听学生
问得具体,才能将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向具体。便于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我,为进一步教学的作好铺垫。
比如,“不可理喻的父母”主题心理活动课中,第一环节“话说不可理喻的父母”中,可以分两步设问。
第一问:“父母有哪些言行让你觉得不可理喻?”
这样设问,可以让学生充分关注父母不可理喻的具体言行、表现,在分享交流时,能够让学生将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具体化为父母言行中的具体方面,让学生得到充分宣泄,并对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做初步的澄清——其实,自己不满意的是父母的某些行为,而不是不满意父母。
第二问:“当你面对父母不可理喻的行为时,你当时怎么想、怎么做?结果怎样?”
这样设问,让学生进一步表达、宣泄自己对父母不可理喻的言行的感受,分享当时的具体想法及行为反应,初步呈现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处理的原生态。学生们有时意识不到很可能就是自己的言行反应,诱发了父母的所谓“不可理喻”的行为。
这样设计问题,让学生具体、充分地描述他们的所看、所感、所思、所行,能比较好地呈现学生方面所感受到的“真实”以及学生本身已有的亲子关系问题应对策略,这是课堂教育的起点,是本主题教学的学生心理基础,为下一步的教育活动作了充分铺垫。
二、设问要引起“悖论”,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
设问,要直指学生内心所想,激发其心理矛盾,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变换思考角度,内心起转折。
当学生充分宣泄、表达父母不可理喻的行为给自己造成的困扰和自己的应对方式之后,教师可以做简单小结:原来每位学生的父母都有不可理喻的时候,学生们为此也吃了不少苦头,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应对策略。
然后,可以这样设问:“这就奇怪了,难道你们的父母都不爱你们吗?他们为什么要用这么不可理喻的方式对待你?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要对你那样说、那样做?”
这样,就可以从看似矛盾的问题中,找到一条通向“换位思考”的路。顺着学生的思路,而不是“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找到父母的“理”,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理”。看来,我们的觉得父母不可理喻,其实是他们有好多考虑跟我们不同,正是这些不同让我们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
学生在顺着父母的思路去思考时,即便他们未必愿意接受对方的想法,但内心也不再仅仅只想到自己单方面的立场和感受了。
三、设问要引导学生正向关注
学生觉得父母有很多不可理喻的地方,事实上,父母的确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让学生感到父母不可理喻的原因更有可能是他们选择较多地关注父母带给自己的负面感受,而不是父母这些行为背后隐含的对子女的关心。
设问,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正向方面进行关注,从积极的角度“找例外”,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思考。
第一,要关注对方正向的行为表现;第二,要关注对方正向的行为与自己的言语、行为方式的关联。
比如,正向找例外设问:“你与父母相处时,你的父母有没有过一次很‘有理喻’的表现呢?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那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走极端,因为特别重视自己的感受,经常从负面理解父母的行为,这样往往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通过正向找例外的设问,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关注与父母相处时曾经有过的和谐时刻,回顾当时父母与自己互动时的情景,当时自己的想法、做法以及父母的回应方式,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思考父母的反应与自己行为之间的关联。 这样,学生就不会孤立地看待和理解父母的行为,而是能悟到父母的言行和自己的言行之间是很有关联的——与父母相处时,父母正常的行为反应,与自己的正向的想法和行为反应直接相关。
通过正向关注,学生或许可以找到自己今后行动的方向。
四、设问要激发学生自我的力量
经过上述三重设问,我们的心理课堂做到了充分聆听学生的原生态想法和感受,学生心理上的郁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泄;学生内心的冲突被激起,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逐步转变想法;引导学生转变关注方向,从正面去关注和理解行为,理解他人的积极行为与自己的积极行为之间的联系。这就为学生的成长铺垫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通过助人自助而实现育人目标。学生自身已经有了一些积极经验,且学生自身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既有能力制造问题,同时也有能力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调动学生自身的力量。
通过设问,把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问题本身。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自我的力量,让他们获得自我掌控感。
比如,“要让父母变得‘可理喻’起来,你曾经做过什么?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能让学生将关注的焦点离开父母那些令自己不满的行为,而转移到自己身上。过于纠缠问题本身,很容易困在情绪里,无助于问题解决。通过“曾经做过什么”的设问,引导学生总结自身的经验;通过“还可以做些什么”,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解决方向。这两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更多力量感、方向感。
在生活中,父母未必一直是对的,孩子或许无法影响父母很多,但仍然有可能尝试用他们的方式去和父母达成比较畅顺的交流,找到彼此都可以接受的相处方式。
总之,这四层问题,有聆听,有激疑,有方向,有助力,是顺着学生的心理逻辑设计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顺着学生思想的变化而问,并且在问的过程中保持价值中立。教师的设计,并没有刻意告诉学生要如何理解父母,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历了说说自己眼中的父母—尝试理解父母—尝试改变与父母互动的方式的心路历程,而这一过程同样也是学生不断激发自身正能量的过程。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珠海,519000)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