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人在师途 > 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理监护中的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理监护中的角色定位
时间:2016-03-23 16:37    点击:        作者:张成芬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心理监护

  班主任的角色是多元化的。对班集体而言,班主任是管理者、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建设者;对小学生而言,班主任可以是良师、益友、严父、慈母、伯乐、引路人,也可以是设计师、教练员、导游、导演、医生、代理家长。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林早就明确地指出,班主任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影响人”。小学生的心理变化,随时需要班主任的监控、调适与维护。犹如禾苗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小学生优质的心理监护期盼着班主任准确地定位自身的角色。

  一、班主任是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敏锐发现者

  小学生自入学起,一年十二个月中,有九个月在学校度过;一天二十四小时除去睡觉,绝大部分时光也在学校中度过。小学生六年的学校生活,接触最多的人非班主任莫属。班主任理应是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敏锐发现者。班主任要“扮演”好这一角色,一要细心观察小学生外部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异常表现;二要主动倾听来自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信息,积极采取问卷调查、个别交谈、作业批改、日常游玩、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动态的心理信息;三要科学地分析学生的问题行为 ,找出源头;四要准确把握小学生当时和此后一段时期的心理走向,尤其对个别学生的偏常信息,更应善于发现。例如,我校一些班主任从个别学生课间忽然独处发呆,迅速地了解到其家长“病重”或“被‘双规’”等信息;立即分别与该学生谈心、与家长沟通等,减轻了孩子负面心理负担。

  二、班主任是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超前预警者

  一般情况下,除了节假日,班主任天天要与小学生接触。因此,班主任是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超前预警者。班主任可以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依据以往的经验,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烦恼,示范引导心理走向,提前拉响预防警报,超前预警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例如,新生入学的自理训练、复习迎考的焦虑防范、开学初期的自控收心、人际交往的宽容悦纳等,均是我校班主任超前预警小学生心理问题滋生的良方。班主任如果一味地专门挑刺、批评学生,那只会加重学生的烦恼,诱发更多心理问题的出现。我们倡导班主任彻底转变视角,从“挑刺者”变成“找优者”,着眼于学生的优势成长,超前预警,带动弱势;着力于引导学生学会“一事当前,设想后果”,进而能够自我预警。

  三、班主任是小学生心理困惑的及时疏导者和心理健康的主动维护者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小学生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对于剧增的学习压力,家长过高的期望,择校的影响,他们往往难以承受。在社会转型期,连成人都随时会滋生“心理困惑”,更何况儿童?为此,班主任应当好小学生心理困惑的及时疏导者。班主任要注意小学生心理困惑的出现,迅速捕捉主要的心理困惑,科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优选最佳的疏导方式,及时、真诚、有效地加以疏导;尤其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心理自助,尽可能自我消除心理困惑。例如,化解压力的心育游戏、自我调适的心语作文、轮流书写的班级格言、换位思考的角色扮演等等,都是班主任及时疏导小学生心理困惑的高招。

  班主任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主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努力增强学生的自护意识,积极防止心理滑坡,从而打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在这方面,笔者所在校班主任创新的阳光心情培育法、面对磨难励志法、口语交际真诚法、换位思考自律法等,均是主动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四、班主任是小学生心理品质的积极培养者

  着眼于小学生心理监护工作的发展性目标,班主任应是小学生心理品质的积极培养者,而不能坐等他们的心理问题严重后,才被动地去疏导、补救与矫正,更不能随意去挫伤他们的心灵。班主任要确立主动监护理念,通过对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策略、习惯等的培养,指导他们苦中有乐地学习;通过对学生交往情感、技巧、心态的培养,促进他们阳光般地与同伴、师长和谐相处;通过对学生自信、自控、自省、耐挫、应变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引领他们学会积极适应变化中的自己、学校、家庭与社会,这就使“补救型”“疏导型”等基础性心理监护工作,上升为“调适型”“自助型”等发展性心理监护的较高层面。如果说前者较多地体现出被动 “求助”“他助”特点;那么,后者则更多地体现出主动地“自助”“助人”特色。

  五、班主任是小学生心理潜能的优先开发者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人拥有语言、人际、内省等八种智能,每个人均有自己的智能强弱项与不同的智能组合。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笔者所在学校逐步形成了优势教育研究的特色,并成功地将它运用于对小学生的心理监护工作之中。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心理潜能的优先开发者,首先开发优势智能,继而唤醒多项潜能的灵动发展。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或激发探究创新欲望,或开拓扩散想象思维,或协调多种感官训练,或开发快速记忆潜能等。这些心理潜能的良性开发,已成为班主任优质监护小学生心理更高的价值追求,是走向自觉、自主监控与维护的“治本”工程。其立足点是重在打造自我能动的“心理调节器”,犹如人体新陈代谢的“生理调节器”一样。

  六、班主任是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协调者

  班主任除了负责本班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与班级常规管理,还必须充分发挥其协调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科任教师、全体学生及其家长的群体效应。寓心理监护工作于学科渗透之中、校园文化的营造之中、多维交往的互动之中等,均少不了班主任的协调工作。班主任处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等多种人际交往关系的中心位置,其间矛盾的化解、工作的安排、作业的匹配、活动的实施、时间的占用等,哪一样不需要协调?称职和谐的协调者,有利于优质监护学生的心理。他们应该是凝心聚力、善于协调的高手,总能凝聚着一个个小学生心理监护的志愿群体,使科任教师们争相在学科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学生们竞相在伙伴疏导中“互助助人”,家长们也纷纷在“协同育子”。

  七、班主任是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者

  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状况、家庭氛围的特点,家长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与情感变化等,无一不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要优质监护小学生的心理,必须积极争取家长的科学配合,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点工作。学校过去多采取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教小报、家校联系簿等方式,而现在则多采用家校一线通、排忧热线、校园网站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捷手段,及时与家长互通信息、交流情况,指导家长有机、同步地配合学校教育,同时适当带动与整合社区教育,对学生进行优质的心理监护。班主任要向家长多“报喜”、多提醒、多示范、多启发,科学地引导家长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心育替代体罚。事实已告诉我们,盲目误导者、自由放任者、家校(教师与家长)不和者,均会给小学生带来消极的心理影响,不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理监护的过程中,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直接促进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一中心小学,南京,210029)

  编辑/于 洪 李益倩 终校/吴九君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