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人在师途 > 教育要唱黑脸更需要唱白脸
在线阅读
教育要唱黑脸更需要唱白脸
时间:2015-05-25 08:38    点击:        作者:韩闯

 我觉得好的教育不但要唱黑脸,给孩子们制定规则,树立权威,老师们还要学会唱白脸,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并且滋润他们的心灵。当他们的心灵感觉到温暖和阳光的时候,才是教育的最佳时机。我认为要想唱好教育这台戏,唱好白脸戏,老师应该练好以下三个基本功:

首先是接纳,接纳是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与尊重。老师是孩子们除了父母和同学以外的重要他人,所以老师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而接纳和充满关爱的环境,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教育改良派诺丁斯说:“很明显,孩子们愿意为了爱他们、接纳他们,并为他们所爱和信任的人努力地学习和做事情,哪怕是一些额外的事情。”

其次是可塑性,可塑性就是相信孩子们会改变,他们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我们要给他们一点时间。在我咨询的个案中,有个高一学生学习成绩很差,有严重的厌学情绪。面对这样的学生,在多次咨询过程中我尝试让他发现自身的潜能与优势,并给他一些思考的时间。现在他已经升入了高二,学习成绩由原来的班级倒数提高到现在的班级20名,我们也成为了朋友,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来找我聊一聊学习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要对孩子们抱有希望,并敢于给予他们希望,面对一个现在看起来很调平的孩子,谁敢肯定十年或是二十年之后他不会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同时,我们要相信孩子有发展的潜能,要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在犯错和醒悟中成长。傅国涌先生在《民国教育的花开花落》中就指出,孩子的成长不但要有“教”,更要有“育”,这个育是心育,是养育,是需要时间的历练与等待,即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

最后是个别化,个别化就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质和成长经历,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教育过程中,很多老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的问题,而且很多问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就会很自觉的把这些具有相似问题的孩子归为一个类别,给他们贴上一个标签,当作一种“类别”对待。而这种方式往往就会弱化了孩子的个性特征,忽视了他们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最终沦为一种无效的教育。

孩子就像是一块钢材,每块钢材由于具有的特性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于是我们教育孩子时,可能看到的是不同形状的钢材,有的是我们期望的形状,有的不太规则。如果我们想通过教育把孩子们塑造成有用之才,那就要了解这块钢的属性和形状,不能把学校变成教育的加工车间,因为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同,如果我们硬要把他压轧成我们想要的形状,往往会事与愿违。所以,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模式,当我们找到了这个模式的时候,就更容易把他培养成我们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从而也就找到打开孩子成长过程中那扇心门的钥匙。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可以重演,但是人生的成长却是单行线。无论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否恰当,都会在孩子们心灵上留下痕迹。教育是孩子们理性逻辑能力成长的过程,更是一个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心路历程。所以,很多时候仅靠制度与讲道理并不能使孩子们获得很大的成长与收获,也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成长。这个时候还需要教育者们用感性与爱来软化孩子们的心灵,开启他们成长的心灵之门。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