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技术 > 我还能重返校园吗?
在线阅读
我还能重返校园吗?
时间:2016-02-01 16:11    点击:        作者:谢文姬

   〔关键词〕校园恐惧症;资源整合;实地训练

  一、案例描述

  小M,男,小学就读于父母工作的学校,天资聪慧,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担任班长、科技队队长,操控航模技巧娴熟,曾多次获省市级优异名次。身为教职工子女,且其父亲是学校的中层领导,小M小学6年一直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全面照顾和关注,是名符其实的“校园宠儿”。

  但当小M带着憧憬踏入梦寐以求的重点中学后,一切都变了。由于身边高手云集,优秀学生比比皆是,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竞选班干部,甚至航模比赛,小M都处处受挫,过去习惯被人仰视和羡慕,习惯被荣誉光环围绕,如今却默默无闻。小M无法接受如此巨大的落差,开始逃避初中生活。

  从起初要求每周回家两个晚上,到四个晚上,到每晚,直到提出“走读”的要求,年轻的班主任和慈祥的父母都一一答应。即使如此,同学们质疑的目光,背后的议论,疏远的关系同样让小M越来越紧张。上课走神、回答问题频频出错、学业成绩持续下滑,学习状态越来越差,一系列的打击使小M感到害怕,他开始恐惧校园生活,逃避上学,逃避出门,逃避人群。

  2010年12月,小M开始待在家里休息。父母按照班主任的建议带小M去一个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咨询机构诊断小M为“校园恐惧症”,并建议父母考虑为小M休学。就这样,小M正式办理了休学手续,开始了长达一年的休学生活。

  2012年5月,已经休学一年的小M并没有丝毫的进展,甚至恶化发展到不愿走出家门,不愿见人,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房间里,这让父母无比担心。多方求助后,小M父母经人介绍,开始求助于笔者所在的心理辅导团队。

  二、案例分析

  经过两个月与小M及其父母的咨询面谈,心理辅导团队老师推翻了种种假设:不存在生理性因素、创伤性经历、家庭暴力以及严重家庭教育失误。

  小M的“校园恐惧症”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M自身心理素质薄弱

  从优秀生到普通生的过渡中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加上对自身能力和所处环境的评估不客观,导致小M越来越无法面对自己的平凡,无法接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现状,逐渐失去信心。小M开始逃避现实,自我封闭。这属于典型的耐挫性差、新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

  本来,只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小M进行信心重建和自我评价标准的修正,就能帮助其在新环境中坚持下去和逐渐适应。但是,在前期面谈中了解到,小M的父母并没有正视小M自身存在的怯懦和逃避等问题,没有义正言辞地指出小M的不足,依然不断地肯定小M,回顾小M过去的辉煌业绩。为了劝说儿子上学,小M的父母还使用哄骗和诱惑等错误手段,殊不知,这更加刺激小M面对不了自己从辉煌跌落平凡的现实,更加逃避学校和同学。

  (二)父母、老师错误的教养方式

  经过多次面谈和观察发现,小M的父母十分宠爱他,对小M基本上“百依百顺”。父母习惯“妥协”儿子,而小M也变得能轻易地“控制父母”。在第一次上门辅导的现场,心理辅导团队的老师们就清晰看到,M爸对孩子十分宠溺。当天恰逢小M需要前往市德育基地参加学校军训,但是小M拒绝出门回校。在劝说过程中,M爸反复使用哄骗、贿赂、退让等不恰当方式来处理孩子的不合作行为,这反而令小M的无理要求得到“鼓励”,更加有恃无恐。可以推断出,正因为父母的习惯性退让,小M在上学方面的不断退缩行为也就得到“认可”,这种结果是孩子与父母相互“训练”形成的。孩子从一开始的撒娇哭闹获益,到后来的完全退行,父母一步步妥协退让,束手无策,最后完全“被控制住”了。

  同时,班主任很年轻,没有应对此类学生的经验,也害怕出现校园安全事故,因此,轻易同意小M回家休养。正因为父母、老师的不断退让妥协,小M反而越来越脱离校园、脱离群体,越来越难以适应他人的目光、言语和校园环境。

  (三)夫妻教育理念和方式不统一

  从夫妻各自的抱怨中看出,妻子认为丈夫太软弱,没有权威,总是跟儿子商量(讨好),儿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对孩子千依百顺。丈夫则认为妻子信基督教后变得神神叨叨,带坏了儿子。在接触和观察中可以发现,M爸有点看低M妈,认为她什么都不懂,只会信教和唠叨,儿子的教养一贯由自己包揽,甚至不太在意M妈。在第一次上门辅导过程中,由于小M的不合作,曾发生一点肢体冲突,M妈的手受伤流血不止,但是,M爸全身心关注儿子,对自己妻子的受伤视若无睹。夫妻之间教育理念的不统一,让孩子有机可乘。同时,爸爸对妈妈的不在乎、不尊重,也带给孩子一种错误的示范,造成儿子对妈妈的教育毫不在意,妈妈在儿子面前无权威的状况。

  (四)父母自身存在心理障碍

  父亲对小M存在严重的精神依赖,照顾和保护小M成了父亲自身能力的体现,这使小M的独立性缺乏,父亲则用顺从孩子来获得安全感、价值感。妈妈由于夫妻关系的不和谐,丈夫和儿子对自己的不在意和不尊重,以及工作上的负面情绪影响,开始寻求精神寄托——信奉基督教,虽心境获得一定程度的平复,却有点消极和悲观,将很多自己没有尽力或无能为力的事情归结为“命理”“定数”。母亲在用忍辱负重的方式获得安慰。

  (五)父母的执行力欠缺

  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都偏向于“商量、妥协”,于是在解决孩子实际遇到的困难时,显得没有执行力,感觉总是力不从心,不知道怎么办。同时也因此在孩子面前失去了权威感,客观上造成一个未成年孩子在“主导”家庭事务。

  三、辅导过程

  综合分析的结果,心理辅导团队老师制定了一个大胆、冒险的计划,决定利用2012年10月初二年级在德育基地的军训机会,强行带小M重返集体生活。根据所定的阶段性任务计划,心理辅导团队导师派出10名心理老师组成个案辅导小组,专门负责小M重返校园的针对性训练和跟踪辅导。

  (一)参加德育军训,重建同学关系(一星期)

  具体做法:小M在父亲的陪同下参加德育基地军训,重新接触分离一年的同学。

  在德育基地军训期间,起初,小M故技重施,先用哭闹、耍赖等方式威胁父亲带他回家,无果之后,又采用提供假承诺的方式,希望能让父亲心软,依然无法实施后,索性赖在军训基地宿舍里,不肯下楼,更拒绝参加任何班级活动。心理辅导团队得到M爸的情况汇报后,立即派出三名心理老师进入德育基地,采用“阶梯式”训练方式,引导小M接触人群。

  小M习惯被父母呵护,习惯柔声细语的劝说。当他不合作时,心理老师们言辞严厉,目光坚定,不解释、不商量,温柔地坚持让小M完成老师下达的所有指令。遭到拒绝或者消极不合作时,心理老师依然心平气和,让小M体会到这件事情必须完成,再也得不到迁就或妥协。待小M从心理上服从后,开始执行“阶梯式”训练。

  1.利用小M“生病”的借口,顺势在床上为小M按摩,使其接受老师的介入;

  2.坐起来,按摩10分钟,待小M放下对老师的抵触后,以躺着不利于身体恢复为由,要求小M下床,坐在宿舍内板凳上与老师们交谈;

  3.走出宿舍,老师陪伴其在宿舍和走廊散步,从楼上观看同学们军训;

  4.走下楼,老师陪伴小M下宿舍楼在基地范围内散步,站在班级周围观看同学们军训;

  5.走进同学,老师陪伴小M到教官食堂就餐(之前都由其父亲打饭回宿舍);

  6.走进活动,小M参加班级晚间军训总结和拉歌活动;

  7.小M参加军训汇报演出。

  由于每个“阶梯”任务都很简单,加上老师的温柔坚持,小M很难拒绝,只能服从和完成。

  所谓“阶梯式”训练,即让被训练者首先接受和完成前一个简单的任务,从心理上放下防御,轻易获得任务完成后的成功感和喜悦感后,被训练者就更难拒绝后一个任务的要求,从而被辅导员带领着一步一步完成所有的训练任务。小M正是通过这种“阶梯式”训练,成功与阔别一年多的同学重建第一层接触。

  同时,小M父亲被安排在一处办公室,暗中观察老师的整个操作过程,这可以给父亲一个实地学习的机会,帮助父亲理解“温柔坚持”的技术,帮助父亲重新找回家庭教育中的“管理能力”。

  (二)待在学校,熟悉校园环境(一个半月)

  小M从德育基地直接回学校,住在实习老师的宿舍,父亲仅在指定的日子里陪同其过夜。小M尝试脱离父母,重新熟悉校园生活。

  从德育基地返校当天,以及周日晚回校,小M再次爆发强烈的抗拒行为。其父母在心理辅导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采用坚定的态度、强硬的手段将小M带回了校园,进入实习老师的宿舍进行安顿,成功让小M在一年后再次踏入校园。而心理辅导老师们同样采用阶段性任务训练,要求小M完成任务。

  第一周,小M与实习老师同住,白天跟随实习老师到心理咨询室活动,在校园内散步,傍晚和实习老师们一起打球锻炼,晚修期间在心理咨询室和实习老师看书聊天等。晚上M爸可以到宿舍陪伴夜宿。

  第二周,校园生活内容与第一周大致相同,但M爸每周只夜宿校园两晚。

  第三、四周,在实习老师的陪伴下,小M开始进入教学楼正常上课,晚修时间在心理咨询室补习或看书,晚上独自夜宿实习老师宿舍,父母可每周两晚到学校看望。

  第五、六周,小M开始独自上课、晚修,到学生食堂就餐,与同学开展课余活动,晚上继续夜宿实习老师宿舍。父母自己正常生活工作,只通过电话与孩子保持联系,关注事情进展。

  (三)完全脱离父母,适应学校生活(一个月)

  继续与实习老师同住,但要独自完成所有学习任务、班级活动,与老师同学相处,并逐渐减少实习老师的陪伴和接触。父母在工作日期间继续使用电话通讯与小M保持联系,关注孩子的情况,周末接送。

  (四)脱离实习老师的陪护,重返学生宿舍

  新学期开学伊始,小M要搬回学生宿舍,完全脱离实习老师们的陪护,开始自己的独立学习和生活。

  考虑到孩子和父母双方的习惯和心理需求,在实施阶段性任务训练时,心理辅导团队还制定了相应的辅导措施,以应对突发状况,并完善训练效果。

  辅导措施包括:1.避开孩子,与父母单独交谈,了解父母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并进行辅导化解;2.与父母共情,理解父母心疼孩子的心理,及时化解父母内心的焦虑和担忧;3.争取父母的全力支持,承诺不会伤害孩子;4.随时指导父母的教育方式、下达指令的态度、训练孩子的方法,并给予全面的支持;5.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肯定父母和孩子各自的成长,分析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卡点”,共同探讨调整方案,以获取父母和孩子最大程度的合作。

  四、分析总结

  本个案之所以最终获得圆满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要素的落实。

  第一要素——循序渐进,提供了台阶给被辅导者,采用一种“阶梯式”的训练方式,引导被辅导者从心理上和技能上重新接纳自身的恐惧,渐渐接近同学、老师、校园生活。

  第二要素——管理上的温柔坚持技术。教育过程中必然包含着“管理”成分,而管理不仅是通过讲理来完成,更多时候是依赖于“温柔坚持”,以及执行到位、执行到底。

  第三要素——全方位配合。在孩子的整个训练过程中,学校、父母、心理老师、德育基地、宿管、班主任等,所有的人员都积极地配合,保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科学的环境来恢复其信心。

  第四要素——亲子关系稳定亲近。由于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正常,在训练过程中孩子不会滋生不健康的“报复心理机制”,于是孩子才会渐渐地配合老师的帮助和训练,才会渐渐地配合与服从老师的要求,才会在大家的陪伴和鼓励下一步步地坚持下去。

  第五要素——在真实生活中进行训练。这个案例没有依赖于办公室里的训练,也没有依赖于脱离生活的空洞说教,而是在孩子真实的生活中实地训练,只有在真实生活中训练得来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能力。

  以往类似个案的失败或者遗憾表明,辅导最大的阻碍因素在于提出的训练要求对求助者来说难度太大。即使将训练辅导的目标和措施划分为多个阶段,但由于没有将阶段目标和措施细化到一个个小的行为指令,没有提供“阶梯”给求助者去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故而容易被求助者拒绝,或可能带给求助者二次挫败,打击改变自身的信心,致使其放弃合作或求助。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东莞,523126)

  编辑/丁 尧 终校/于 洪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