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这个快速变幻的世界,我们的大脑被迫不停地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然而,与cpu不同,我们的大脑对处理多任务并不在行。今年四月,法国健康医学研究院(INSERM)的研究者就发现,同时处理两项复杂任务是我们大脑的极限,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大脑也是“双核”结构,两个半球可以各自独立处理一项任务。但是只要再多加一项,不堪重负的大脑就会开始错误百出。当然,走路、吃饭、洗澡那种习惯成自然的简单任务不包括在内,绝大多数人能边看电视边聊天同时吃饭,决不至于呛着噎着。琢磨书法琢磨到能把馒头蘸墨吃的,也只有专注力实在非比寻常的书圣王羲之。
既然大脑有自身局限所在,我们便不得不随时有意无意地判定手头的那件事哪个可以略放一放,哪个则必须全力冲刺。时间显然是个关键因素:月底才截止的任务不会坏了你今夜与朋友小酌的兴致。不过明天就要上交的报告?那可非得心无旁骛地拼命完成不可。
在一篇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中,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亚当·萨文(Adam Savine)教授与与托德·布雷弗(Todd Braver)教授则以心理学试验证实,金钱激励同样至关重要。预期中的“钱景”不仅能让你潜意识里把相关任务判断为重要任务,更能令你的大脑运转更快更高效。
两位研究者一共找来了十六名受试者,要求他们准备完成一系列任务。同时,在受试者正式开始工作前,研究者还会额外提供一些对完成任务很有帮助的提示。
研究者从这些提示中随机选取一半,加上了代表美元的 “$”符号。受试者们得知,如果他们能正确地完成那些带有“$”符号的相关任务,稍后,他们将得到物质奖励。
借助一项近二十年来在心理学和脑部科学上广为应用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者们得以直接观察到整个任务的全过程中受试者脑部区域的血流量和耗氧量状况。一般认为,如果脑部某个区域血流骤然加大而耗氧量上升,说明该脑区处在活跃状态。
研究者们发现,在受试者们接受挑战到完成挑战的全程中,共有八个脑区被激活,其中两个区域在看到“$”符号时和挑战任务时都十分活跃。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位于你左边眉毛往上两英寸(5厘米)之处的大脑左前额叶皮层背外侧区(DLPFC)。研究者饶有兴趣地发现,哪怕只是简单地在眼前挥一挥写着“$”的小纸片,都能让预期到美好“钱景”的DLPFC区即刻活跃。这个区域随即利用大脑传统的激励系统——让多巴胺在短时间内爆发,向脑部其他负责认知控制和推动行动的的脑区发出讯息,告诉他们准备开始协调互动。
萨文教授觉得这种现象简直是趣味盎然:一旦大脑意识到未来有利可图,它就进入“见钱眼开”模式——首先DLPFC区告诉大脑开始活动筋骨、预热身体;接着认知控制模块活化,大脑开始更高效地整合信息;同时推动行动模块活化,人们变得动力十足;最后,光明的“钱景”带来了工作的超水平发挥。
不论在竞技赛场中、扑克牌桌上,或是商业谈判室里,或许这就是为何有些人天生就能在那些高昂奖金的激励下表现优异。当我在拼命赶这篇稿件的时候,我感觉我的DLPFC区也在拼命开动——那绝不是错觉,而是科学。一起为了美好的未来努力吧,我亲爱的灰色小细胞们。
——转自科学松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