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家庭教育;触觉体验;免疫系统
如今,“干不干净”成为很多家长养育孩子过程中最担心的问题。小区里,时常遇到这样的孩子与家长:孩子处在口欲期,什么东西都想放在嘴里感受一下,家长却百般阻挠;孩子想在地上爬爬、坐坐,家长却急着说“哎呀地上脏,不能坐,妈妈给你垫张纸再坐”;孩子想要捡起一片树叶,“脏!快放下!”;孩子一件事情还没做完,家长就在耳边“洗手、洗手”地重复催促。孩子若是想跟小猫小狗们亲密接触,更让家长如临大敌:“有细菌!”孩子衣服湿了,第一时间换掉;出去运动,家长跟在身后擦汗;吃饭的时候,为了避免弄脏,家长更是越俎代庖,喂饭了事;孩子脸上粘了饭粒,家长顺手擦去,如同擦自己的脸一样自然。
《怪兽家长变形记》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案例:
有个体育教师告诉我,今天的孩子都不愿意坐在地上。“球场也好、礼堂也好、户外大草坪也好,你一声令下‘原地坐下’,十有八九没有反应,孩子们慢慢腾腾,不情不愿,有的找废纸,有的分纸巾,小心翼翼地垫着屁股,勉勉强强坐下来,就像屁股沾了狗屎一样”。
“都是少爷和小公主,爸妈教他们地上脏,千万坐不得!”老师没好气地说。
一、过分“怕脏”,为何会阻碍孩子成长
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卫生工作做得十分仔细,想法设法给孩子的玩具、衣物消毒,将孩子限制在爬行垫上活动,孩子能接触到的地方都仔细打扫过。家长们对孩子抓泥土、沙子等行为十分紧张,更有甚者,恨不得让小孩住在无菌室。其实,养育过程中这种“怕脏”过犹不及。
第一,因为“怕脏”,家长对孩子的限制太多,这不让摸、那不让碰,孩子缺乏成长中所必须的各种感觉刺激,会错过触觉学习的关键期,人为地导致触觉防御及感觉统合失调。
第二,因为“怕脏”,家长包办太多,孩子们丧失了自己动手的机会。一岁多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愿望要求自己吃饭、用手抓饭,把饭弄得到处都是。很多老人在喂养孩子的时候,因为怕脏,不让孩子自己吃饭。这样到了两岁以后,孩子就不愿意自己吃饭了,大人只能在后面追着孩子喂饭。
第三,因为“怕脏”,家长干扰了孩子的活动,打乱了孩子游戏的节奏,把焦虑传达给孩子。孩子想要探索新事物,家长以“脏”为理由干涉孩子;孩子正专注于游戏活动中,家长让孩子擦手、换衣服。家长阻止孩子自由地活动,成为了孩子自然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样只会导致孩子处于焦虑、胁迫、不安、无助、恐惧中,无法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活动。
第四,因为“怕脏”,家长破坏了孩子正在形成中的专注力。当孩子正在专注活动时,家长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打扰孩子,因为当孩子专心致志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无端打断会导致其兴趣转移,注意力不集中。这不仅破坏了孩子成长的机会,长此以往,很可能造就一个无法专注的孩子。
二、“不干不净”是孩子建立免疫系统的需要
讲卫生,爱清洁是现代人的好习惯。虽然家长讲究卫生的目的是防止孩子感染疾病,但是过度追求清洁的行为可能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现在的小孩很容易患哮喘病和过敏症,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及早与细菌、灰尘等抗原接触,建立正常的免疫系统和抵抗能力,以至于遇到这些抗原时产生过激抵抗,发生过敏反应。
美国有一位免疫学家Mary Ruebush写了一本书《为什么“脏”是好的》(Why dirt is good)。Mary Ruebush认为,在婴儿自我免疫系统“觉醒”时,有必要让小孩接触适当的抗原来刺激他免疫系统的发育,使小孩获得抵抗力。俗话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个“不干不净”就是所谓的抗原。
微生物学家玛丽·鲁布什说:“孩子们将东西往嘴里放的行为可以使他们的免疫系统对环境产生反应。”细心的妈妈都会发现,孩子从婴儿到幼儿都要经历这些过程:不可抑制地要吸吮手指,不管什么东西都放到嘴里感受,触摸把玩身边的一切物品;到处爬行,喜欢在地上撒欢打滚。也许这正是生命的自然法则吧,生命初期不可遏制的力量促使他们去接触一定量的细菌和灰尘,将自我暴露在含有病毒和细菌的环境中,使自身的免疫系统得到一种“训练”。
三、养育者该怎么做
医学研究指出:触觉性接触可以增加迷走神经的活动,增加机体的体液和细胞的免疫功能,使婴儿对疾病有抵抗力。事实上,卫生的习惯、卫生的态度并不是仅仅关乎孩子的身体健康这么简单,还跟孩子的感知觉(尤其是触觉)的发展、生活习惯养成、情绪行为等有密切联系。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孩子身上弄湿了一点点就难以忍受,哭闹着要换衣服;一些孩子不能专注于正在参与的活动,手上有一点脏就要求洗手;一些孩子不愿意用手接触面团土、颜料等黏糊糊的东西……这些孩子存在一些触觉失调的问题。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是孩子在早期养育过程中触觉性体验太少,或者家长在孩子活动中灌输了“脏”“湿”是不好的等信息的缘故。
触觉是孩子出生前和出生时习得的感觉,出生后孩子自发的各种触摸探索活动都有利于孩子的触觉发展。触觉系统是个体最大的感觉系统,是个体在母体内最先发展的感觉系统,当视觉和听觉系统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触觉系统已经能有效地发挥功能了。
由于触觉对整个神经组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尤其关注孩子的触觉能力发展。孩子早期的触觉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感觉器官自身结构的完善和功能的成熟;另一方面离不开客观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家长应多为孩子提供、创设环境,增加孩子的触觉体验,切勿因为“怕脏”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机会。
创造条件让孩子用手触摸各类玩具感受物体特性,如软、硬、光滑、粗糙、冷、热、大、小、粗、细等。对于处在口欲期的孩子,每一样自然物都可成为玩具,自然界的各种蔬菜瓜果、植物的根茎叶须都是很好的选择,它们颜色丰富,形态各异,质感不同。赤脚在各种材质的地上行走,沙地、水泥地、石子地、泥巴地、铺满落叶的地面……光着身子感受水、风、不同材质的布料等。
如果发现孩子有触觉防御的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皮肤刺激的游戏,如水中游戏、泥土游戏、抓痒游戏、涂料游戏、吹风机游戏、抓砂、草坪上的裸足游戏等,从而促进孩子触觉的正常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山,528403 )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