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沟通 > 改变,从父母开始
在线阅读
改变,从父母开始
时间:2016-01-13 14:41    点击:        作者:蔺晨

  〔关键词〕家庭环境;冲动;霸道;改变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近年来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不禁让人担忧。许多调查都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家庭环境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孩子在家庭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也是最牢固的。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且深入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社会的风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家长的言传身教,甚至一言一行都对子女的成长与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好的家庭环境不仅能塑造一个孩子的个性,对他们的生活也有着重要影响。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殊不知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单单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培养出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的。父母给子女一个温暖、民主的家庭环境,施予恰当理智的爱,子女心理不健康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而采取专制的教育方式,过分干涉、保护、偏爱,都会增大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以及性格习惯的养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家长应该在给孩子好的自然环境的同时,更应该给孩子创设好的人文环境,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对待孩子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针对当前的状况,笔者举一则做过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浅谈如何通过家庭环境的改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一、 案例分析

  学生小明,是个散漫、冲动、好斗的男生,经常说谎,偷东西,不听老师的话,言行极具攻击性,喜欢欺负女生,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打起来;很霸道,以自我为中心,平时很少关心他人;作业马虎、拖拉,有强烈的厌学情绪。小明的父母经商,工作繁忙,父亲脾气暴躁,母亲很溺爱他。

  下面我们通过小明的事例来分析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小明家境富裕,并不需要去偷东西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可却有偷窃行为。父亲打骂了他多次都不能制止这种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力是孩子行为最有力的增强物之一,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对小明来说,偷窃行为虽然让他挨打,但毕竟是得到了父母的关注,特别是在父亲打他时,母亲会因心疼而阻拦,让他感受到了关心。小明害怕挨打,为了逃避惩罚,他的说谎行为增加,水平也不断提高,有时连父母也难辨真假。父母在小明犯错误时的不同反应,使小明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对父亲产生了怨恨情绪,一犯错误就立刻寻求母亲的庇护,在事情的判断上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小学时期正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以及道德信念的形成更多地依附他人,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不一致,会造成孩子价值观的混乱,使孩子在做很多事时,并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对还是错。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多沟通,以一致的方式教育孩子,使孩子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小明对同学的攻击性行为,其实是他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班杜拉指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人的社会行为和思想、情感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更多地通过观察进行间接学习。父亲粗暴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他最容易模仿到的行为,所以小明在面对问题时最喜欢用暴力解决。小明的种种不良品性,使他在同学中也得不到关心与接纳,大家因为讨厌他而孤立他。小明在学校里欺负别人是他与同学接触的方式,是想引起同学对他的关注,获得他人的关心,当然结果恰恰相反。从小明身上我们看到了父亲对他的影响。

  小明的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他人,都是因为他成长于缺少爱的环境中。小明的父母工作忙碌,很少在情感上与他沟通,常以金钱来弥补他,他的生活更多是由保姆照顾。保姆对小明的顺从造成了小明的霸道和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对小明的忽略,让他无从学习关心他人。因为只有成长在一个充满健康的爱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懂得如何去爱别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是孩子第一个观察模仿的对象, 对孩子有权威性影响。家长的举止作风、学习兴趣,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作用。家长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孩子就很容易习得家长身上好的品质。当父母要求孩子遵守规则而自己不遵守时,就很难对孩子进行有力的说服教育。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重心从家庭生活转到社会生活上,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父母不仅要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让孩子学到与人和睦相处的方法,还要指导孩子正确解决人际困扰。

  二、 应对策略

  从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明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关心和陪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些需求是金钱所不能替代和弥补的。家长应该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并且多关注孩子各方面表现。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还可以用更积极的手段来改变孩子的行为。对于小明的种种行为问题,家长可以利用心理学上的行为疗法理论来矫正。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经学习而获得,并能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和消除。原则就是受奖赏的、获得令人满意结果的行为,容易被学会并维持下来;受处罚的、获得令人不悦结果的行为,很难维持下来。因此,掌握了操作这些奖赏或处罚的条件,就可以控制行为的增减或改变其方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对孩子好的行为及时给予强化和奖励。个体在某一情景下做某事,如果获得满意的结果,下次遇到相同情况做这种事情的几率就会提高。例如孩子做完作业自动整理好书桌得到了表扬,就会增多其整理书桌的行为。同样,孩子用哭闹使自己不合理要求得到满足,也会增强其以哭闹来满足不合理要求的行为。小明如果一段时间没有和同学打架,也没有欺负别的同学,家长就可以给予表扬等奖励,让小明意识到不打架、不欺负别的同学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会带来好的结果,那么小明以后表现良好的时间会增多,攻击性行为会减少。

  (2)把代币奖励法运用到生活中。此种方法是用点数等筹码作为媒介来促进孩子良好行为的产生。当孩子主动洗碗、倒垃圾、主动复习功课等,家长都可以给孩子记录一定的点数,当点数积累到某个程度就给孩子一个大的奖励。小明表现出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复习功课等好的行为时,家长可以以点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使孩子每次行为反应都可以得到强化,并使行为发生以后立刻获得满意的结果。

  (3)不关注孩子的不良行为,使其慢慢消退。小明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注意力对孩子行为的增强作用。所以对于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家长以忽略不理的方式也能消除它。

  (4)对孩子不良的行为进行惩罚。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给予脸色、批评、警告、斥责、罚劳役、体罚都是一种惩罚,可以引起孩子的厌恶情绪,降低再做错事的几率。但惩罚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被惩罚的原因,这样才不会导致恐惧的泛化,从而更加不知所措。小明的事例表明了体罚并不是改变孩子行为的好方法,家长最好少采用此种方法。家长可以用隔离法惩罚孩子,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必须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代价,遭受失去自由、失去关注、失去喜欢的玩具等立即性的损失。这种方法要比用暴力惩罚孩子要好。小明的父母可以在小明发生攻击性行为或偷东西后,不给其辩白的机会,以防止他说谎,直接将小明关在一个空房子里,让他体验孤独和被禁锢的感觉,使他为了逃避这种痛苦的感觉而自觉减少不良行为。可在事后向孩子解释隔离他的原因,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但要注意不要因为任何偶发行为隔离孩子。

  最后,家长还要给予孩子合理的期望。小明的父母都很要强,对小明有很高期望,强加于小明许多要求。因为工作繁忙,他们在精神方面给予小明的关心很少,也难得到学校与老师沟通,只关注小明的成绩。单一的评价标准让小明无法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观察社会,并丧失了自我效能感。同时过高的期望给小明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以父母的期望作为理想自我的标准,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让他难以接纳自己,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其实,父母应对孩子期望合理,辅导孩子正确认识现实自我,适度调整理想自我,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概念,使其能在宽松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同时,还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改变可改变的,接受不可改变的,悦纳自己。

  三、 效果反思

  小明的家长根据笔者的建议,制订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小明的妈妈减少了很多社交活动,下班后基本都能回家陪伴小明,还经常和老师沟通,了解小明在学校的表现,能采用合理的方法应对儿子的行为,不再一味溺爱。小明的爸爸依然很忙碌,但回家后总会抽时间和儿子交流,表扬其进步之处,对于小明仍然存在的问题,暂时接受,不予以暴力惩罚。父母统一了教养方式,并确定了合理的期望——只要小明行为表现良好,认真学习即可,即便成绩不好也予以接受。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表扬肯定下,小明的欺负行为减少了很多,在班上也交到了朋友,学会了积极的社会行为。小明按时完成作业获得的点数积累到一定程度,家长就带他出去吃饭或者游玩,不交作业的次数逐渐减少,但学习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小明偶然发生攻击性行为后或偷东西后,家长都能及时以隔离法惩罚小明,事后耐心和小明分析对错,并引导小明学会合理发泄情绪。对于小明一些无伤大雅的谎言,家长也选择不去关注追究。经过一段时间后,小明各方面的表现都有所好转。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一致的教养方式,母亲的耐心陪伴,以及良好的教育方法,对小明的改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方面存在困难,想要提高小明的学习积极性,仍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很多行为问题要真正解决,也需要不断强化。小明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也需要父母耐心指导,让他学会关心体贴他人。

  总之,小明的案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家长要当好孩子的老师,以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中学初中部,523000)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