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沟通 > 妈妈,请不要念动你的“咒语”
在线阅读
妈妈,请不要念动你的“咒语”
时间:2016-01-06 09:33    点击:        作者:田桂娟

  〔关键词〕亲子沟通;倾听;心理暗示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幽暗的树林里,男孩遇到了一个女巫。女巫用长着尖尖的指甲的手指着他尖声喊:“不要动!我要把你变成笨蛋!”男孩不相信女巫的魔力,用劲“呸”了一声,扭身飞快地跑走了。男孩气喘吁吁地回到家,一进门就跌了个趔趄,妈妈正埋头做饭,她看了一眼儿子,脱口斥责道:“看你那样子,跟你爸爸一样,天生是个笨蛋!”此语一岀,立即征服了男孩的心。聪敏灵巧等品性快速遁去,他在瞬间呆傻了下来。从此,一个笨蛋开始莽撞地走在漫长的生活里了。因为,这个咒语,是慈爱的妈妈发出的咒语,比女巫灵验十倍的咒语。男孩不能抵挡,无法逃脱。

  “你真不听话”“你怎么那么笨呢?”“为什么你那么马虎呢?”“你怎么可以这样自私呢?”“你太磨蹭了”“你就不能好好走路吗?”“你总是不能安静下来”“你太调皮了”……这些咒语想必许多家长和我一样都使用过。我们的责备、谴责、羞辱、威胁、惩罚以及给孩子的定性、对孩子唠叨说教等情形也伴随着我们相处的每一天,而那个小人儿已经越来越觉得爸爸妈妈很烦人,他甚至会捂着耳朵大叫道“别说了,我不想再听了!”

  为什么会这样?美国心理学博士、儿童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的著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是这样解释的:“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他们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他们原本没有打算这样的。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

  我越来越认同:父母的语言就是孩子行为的预言。一位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朋友告诉我,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对自己的认知是获得性的,别人如何看待他,他就怎么认可自己。父母批评他不仔细,他就会无意识地粗心;父母指责他笨,他就懒于思考;父母骂他不上进,他就越来越懈怠;父母鼓励他分享,他就不自私;父母赞赏他友爱,他就善待他人。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用怎样的语言成全他。

  因此,爸爸妈妈们,要警惕你的话语成为伤害孩子的咒语!

  首先,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许多爸爸妈妈说:我明知道发脾气不对、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发火!从中医角度来看,气愤至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表现在言语上,就是“口不择言”。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我们对孩子的多少批评指责之语都言过其实啊。比如:“你每天早上都拖拖拉拉。”事实上,你忘了孩子有几次很积极迅速地准备好了出发,反而还要等着磨蹭的你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面对问题和压力时的第一反应有两种:问题应对和情绪应对。问题应对者首先是很冷静地接受事实,然后对情况作出分析,再制订解决方案,最后采取切实的行动;情绪应对者往往是情不自禁地发火、发怒,被生气、恼怒等情绪所控制,不愿接受事实,抱怨、指责,唠叨个没完,或是生闷气等等。我们对孩子发脾气就是采取的情绪应对。这样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还增加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负担。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会避免给孩子念不负责任、言过其实的“咒语”。

  要做到这一点,先要学会改变自己的认知。也就是采用问题应对。为什么我会这么生气?是因为孩子本身的行为还是你认为的严重后果?事情真的比自己认为的要糟糕吗?我们在应对问题时加入了自己的情绪,放大了事情本身的影响,才让自己那么愤怒。比如孩子早上磨蹭拖拉,父母想到的是——孩子将挨老师批评,自己上班将要迟到,工作完不成还要加班;比如孩子做作业不认真,一次考试不及格,父母想到的是——没有好基础、好习惯,输在起跑线上,考不上好学校,将来一系列大麻烦。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我们学会客观冷静地看待事情本身,便不会有那么多负面情绪衍生,从而影响我们对孩子的客观判断。

  要处理好自己的愤怒。生气愤怒是一个人的正常情绪反应,父母在面对孩子一系列的脱离父母心理预期轨道的做法时有足够的理由生气,但是,要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时,父母自己要先做到这一点。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容易失去控制,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愤怒,告诉孩子“我真的很生气”“我非常不喜欢你这种行为”,但是别加那句咒语,诸如—— “你这个笨蛋”“你总是这么不听话”“你总是让我失望”。或者,还可以采取冷处理方法。比如暂时回避问题,把冲到嘴边的咒语咽回去,甚至可以一言不发转身离开。请相信,你愤怒的眼神已经足够让那个小人儿心惊胆战老半天了。记得儿子有一次对我说:“妈妈,你瞪我一眼时,我心里已经很内疚了,我知道自己错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其次,家长还要学会有效的沟通。

  有很多爸爸妈妈与孩子对话时,经常会有如下的问话“你又要去干什么?”“你这个笨蛋,你怎么能那样干呢?”“你又没考好啊?”“你又惹老师批评啦?”“你总是这个样子!”这不是沟通,这是质问,是念动咒语!孩子会想:“我真的是个笨蛋”“我考试经常考不好”“我经常惹老师批评”“我总是这个样子!”孩子不断强化着负面的心理暗示。

  有效的沟通首先意味着要有真诚的聆听。我认为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确值得家长关注。我们可以从那些爸爸身上反思自己的做法。中国大多数家长比较内敛,不习惯与孩子有眼神的交流(愤怒地瞪着孩子例外)其实,眼神的交流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正得到了尊重,家长才会在平等的视角上和孩子开展对话。当然,除了眼神交流,还要学会不打断孩子的叙述,耐心等待他们费尽心思地用有限的词汇表达自己。这样才会避免很多时候因为主观臆断对孩子产生误解。

  我儿子很喜欢看“爆笑校园”系列漫画,经常被里面的情景逗得前仰后合,而且时不时把里面的搞笑部分拿出来分享,我受不了内容的恶俗,几次提醒他不许再看此类书籍,屡禁不止之后我大怒,责骂他“低俗、浪费时间”,他却很委屈:“你怎么就不问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这套书呢?”我强忍着心头的不满:“为什么?”他终于说出了一番我从未思考过的东西,比如“看这种书心情会很好”“呆头身上也有很多优点,虽然多次遭受打击,每天接受批评,总是被人愚弄,但他始终乐观坚强”“我觉得他们村虽然落后,但还是有互相帮助的温暖”。如果没有认真倾听,我念动的咒语只怕会扼杀孩子有价值的思考吧。

  有效的沟通还意味着要有合理的表达。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著名的大文豪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而这种由于刺激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在一次争吵过后,我和儿子展开了真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儿子很坦诚地告诉我:“妈妈,你指出我的错误时,只需要一遍就够了,别老是唠叨个不停,我本来想改的,被你一烦,我就赌气不改了。”我大吃一惊,下定决心不再啰嗦。

  合理表达自己除了少说教,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共情。共情是个心理学术语。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学会了共情,父母才会回避咒语。对此我深有体会。儿子刚上小学没有入选第一批少先队员,他主动对我讲了,我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他稍微有点失落,但是我没有追问“为什么没有你?”更没有责备“你平时怎么不表现得好一些?”我只是对他提供了情感上的急救:“你一定有点失望,对吧?没关系,再努力一点,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可以争取到的!”儿子也很坚定地对我说:“我也相信自己下次可以的!我以后一定要表现得更优秀!”孩子的心情没有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继续开开心心玩去了。父母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就会很好地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自然也就不需要念动咒语。

  当然,有效的沟通少不了智慧的建议。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比如,有时候,我很想好好休息,可是儿子却拿着玩具,不停地在房间里自言自语、自得其乐地演着他的情景剧。怎么办?以前我会不断提醒他安静,直到把自己弄得怒不可遏,对他大吼着:“你烦不烦啊?再不听话请你出去!”后果当然是两败俱伤,以冷战结束。后来,我学会了这样去提建议:“宝贝,你这个游戏一定很好玩,但我觉得一个优秀的男孩要懂得能动能静。桌上放了几本好书,有很多你感兴趣的内容哦。”他会说:“等一下,我的游戏马上结束。”

  每次家长会回来,我都会把从老师那打探到的关于孩子的所有信息——“调皮”“影响他人”“行为习惯太差”等转化成正面的具有指导意义和充满希望的陈述:“老师说你上课发言时如果能先举手就更棒了”“老师表扬你运动能力很强,如果上课时能更加安静认真地听讲就会更优秀”。孩子很开心,每次听完都会很主动地表达自己积极上进的良好愿望。

  其实,不要念动咒语还需要爸爸妈妈付出更多的真心努力,比如有原则有纪律,要做孩子的玩伴,成为孩子的朋友等等。教育是一门艺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学习才能做得更好。

  许多教育网站和论坛上都转载过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对家庭教育六重境界的认识:

  第一境界:家长舍得为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第二境界:家长舍得为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境界: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旦目标能够清晰地确定,家长就不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于跟风、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第四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他们不再停留在“没有办法”或者“管不了”,而是关注孩子的问题症状及其原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

  第五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因为他们明白,“我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其实都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最高境界: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我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他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独一无二的小天使,在与孩子同行的这条路上,因为爱,我们愿意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哪怕孩子注定只是一棵平凡的小草,我们也要陪他开出最美的花。要时刻牢记:不要念动自己的咒语!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中学,宁波,315700)

  编辑/李益倩 终校/于 洪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