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沟通 > “14岁女孩当街暴打生父”心理真相:不仅是溺爱造的孽!
在线阅读
“14岁女孩当街暴打生父”心理真相:不仅是溺爱造的孽!
时间:2015-03-31 09:15    点击:        作者:网络

   事件导读:近日在南京街头,一名14岁女孩当街暴打生父,连扇父亲十余耳光,拳打脚踢,父亲没有还手也没有动怒。事因女孩父母离异,父亲过度“关爱”女儿,成天怀疑女孩和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女儿没了自由,于是大打出手。网友评论:两个人都不对。女儿打老子总归是要被谴责,但是老子限制女儿的自由又何尝有理?说起来,老子不对在先。有媒体评论:究其根本是过度溺爱。

  青春期孩子对父母实施的打、骂、逼迫等暴力行为被称为“青春期家庭暴力”。但是对父亲当街暴打连扇耳光,如此“公然不孝”仅仅是不懂事、没道德吗,究竟是什么造的孽?父亲打不还手就是溺爱吗?青春期暴力的心理真相并非那么简单。
  关于女孩暴打生父的几个疑问和关键点:
  1.当街! 青春期孩子再怎么叛逆、任性、跋扈,在外界人前时,不考虑自己行为的道德和颜面吗?
  2.连扇十余耳光! 到底是有多大的“深仇大恨”,需要连扇十余耳光,而那个人还是自己的亲人?
  3.父亲不还手也不动怒!  被自己孩子当街暴打,何以能够“忍辱负重”视之如常?
  暴力不孝女与忍辱负重父亲的心理分析
  分析女儿暴力背后的话语:“让你烦!让你管我!我讨厌你!我恨你!”
  我们知道,溺爱娇惯下的“霸王”孩子,通常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当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用撒泼、威胁、甚至暴力的方式和手段来让别人服从自己。而如此事视频中,女孩劈头盖脸连续扇父亲耳光,追着拳打脚踢,已经不是要挟的方式和手段而已了,而是一场充满暴力心的攻击和泄愤。
  分析父亲行为背后的话语:“让你打!看你这个样!果然不学好!看我对你多好!”
  被当街扇耳光的父亲,居然不还手也不生气,可见对女儿的这种暴力已经是频繁发生,习以为常。这位父亲如此“忍辱负重”,可能有几种心理因素:
  一种是认为14岁的女儿仍是小孩子,视女儿的暴力行为是小孩无知取闹、撒泼耍赖,没必要对不懂事的小孩动怒动手;
  另一种情况是,这位父亲有一种“伟大牺牲”的情结,为了女儿不学坏,他要“管头管脚”,为了女儿好,他要事事操心、“好言唠叨”,为了女儿好,他要“任打任骂”、随你出气。这种“委屈忍辱”的父亲形象,满足了他的自我牺牲情结,从心理学上说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的心理原型。
  原型是心理学家荣格的学说,原型表现了一种最普遍的心理结构形式,一种最典型的命运样式,使每个人在感性与理性、个人与社会、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中,所经历的情感体验得到形式化的表现。“自我牺牲”的心理原型,是一种最基本而又最模糊的心理体验,最强烈而又最隐秘的生命感受,最伤感而又最无奈的人生况味,最痛苦而又最难以摆脱的命运形式。
  “关爱”孩子,为何孩子没有孝心,反而长出了“暴力心”?
  青春期家庭暴力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但毋庸置疑是与家庭教育有首要联系。有什么样的家庭,才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一个人感受到的爱越多,他/她才能付出更多的爱;他/她得到的尊重越多,他/她才会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这在任何人之间都是一样的。但很多时候,父母们以为自己给出的是爱,但其实是有毒的爱,毁灭性的爱,它会压制和破坏孩子的内心成长。
  1. 放纵型溺爱培养出父母的“敌人”
  溺爱有两种:包办型的溺爱和纵容型的溺爱。这里只说后一种。在纵容型溺爱的家庭中,孩子是一家之主,而父母却要惟命是从。这是一种颠倒的爱,也是最不利于孩子自我成长的爱。
  在纵容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他们不尊重父母,轻视别人,也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他们只想肆意而为。所以纵容型溺爱会培养出“父母的地狱”和“社会的敌人”。
  在纵容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经常伪装得很强大,但实际上他们难逃纵容型溺爱带来的恶果:他们会发现,一旦离开亲人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他们自大惯了,不能接受这种自卑,所以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
  同时,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这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同情心。他们习惯了愿望立即得到满足,他们没有学会愿望的满足需要时间,而且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2. 亲情和完整家庭的缺失让亲子沟通障碍
  青春期家庭暴力与亲情的缺乏有关。一些孩子在小时候,因父母工作忙或父母离异等原因,就被送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抚养,等到上学了才回到父母身边。这样的孩子往往和祖辈的感情比父母深。
  离开老人本来已使孩子感到痛苦,再加上父母往往比老人严厉,管得较多,又没有养育的感情基础,孩子很难和父母融洽相处,甚至认为父母没资格管自己,容易和父母形成对立,严重的可发展成“家庭暴力”。
  不完整的家庭结构阻碍了亲子沟通关系的融洽性,和非核心家庭的亲子关系偏向“畸形”,存在着不正常的亲情,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稳定性,显现出孤僻、粗暴、冷漠、内向等性格,阻碍着亲子间融洽的沟通。
  3. 不当的亲子沟通和习惯
  溺爱绝非事情的本质,真正导致孩子对家长动手的原因,是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方式和习惯。
  忍、忍、再忍,这就是家长应对孩子漠视、无礼、打骂的反应,其实家长们的这种忍耐,才是导致孩子动手的主要原因。
  有些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过度地承担了孩子应该做的一些事情,比如洗衣、收拾屋子之类。在过多承担责任的同时,父母自然赋予了自己无上的特权。这样一方面剥夺了孩子应有的成长锻炼机会。
  另一方面,父母很容易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来支配(虽然是在爱心下的支配),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予以尊重,并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孩子身上。比如,父母认为好孩子应该学习好、不早恋,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父母恨不得他/她在智力上达到十七八岁的水平,而在男女生关系上最好是七八岁的水平。这种希望当然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4. 家庭暴力是“习得”的!
  父母在家庭里的行为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一个家庭中经常有一方对另一方人拳脚相加,那么孩子就会认为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需要的时候,他/她就会模仿。
  而孩子在采用武力的时候,父母没有阻止和合理纠正,反而妥协、退让或武力“镇压”,这都对孩子的暴力形成了一种行为强化。此后,动手成为了一种情绪表达和暴力沟通。
  可以说,父母子女之间的暴力是互动的,不是单方面的,而最初的发起者则是父母。应该说。父母对孩子的阻止是出于爱护,怕孩子走弯路。但是,他们没有尊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事实上,如果把阻止改成引导,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情,即使是碰几回壁,那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应付的代价。
  5. 单亲孩子的怨恨需要宣泄
  还有一种情况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对父母一方的怨恨而出现暴力行为。有孩子会认为父母一方的离开,是由于另一方的错误造成的,所以把失去父母一方的所有痛苦变成怨恨和报复,用冷漠、反叛和暴力的行为宣泄出来。
  6. 孩子打人可能是人格障碍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不同的“打人”,原因不同。比如说,年龄小一点的孩子,他们虽然会对家长动手、骂人,可是他们心里还是会有自责,事后觉得自己做得不对。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行为可以定义为适应障碍。就是由于日常的焦虑情绪,再加上家长对他们的娇惯,导致他们动手。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比较好纠正。
  而对父母动手可事后一点悔改都没有的孩子,认为自己没有错,打父母还全占着理的,这种情况就是人格障碍。这是通过与人接触、改善环境、修正自己等方法无论如何都无法改进的,需要专业心理医生干涉,治疗起来会很困难。
  李子勋分析:怎样对待青春期混乱的孩子?
  ? 产生敬畏孩子的心
  比较理想的方式,就是不要发生冲突,这是一个前提,就是不要和孩子发生暴力冲突。要学会尊重孩子,要敬畏他,因为你不知道这一代年轻人大脑里,和我们那一代不一样,你首先要承认这个改变,不要认为非要把孩子教育跟我们一样,这样不一定是对孩子好。
  要产生一个敬畏孩子的心,就是说要等待,要默默的去关注他,甚至欣赏他,是暂时试图不去教育他,看看这个孩子自己来管理自己,会怎么样。
  比如说在一段时间内,半年或者一年,不管孩子的决定,他的自由决策要做什么,你们都不说不,你们只是关注。但当你们觉得决定不是你们喜欢的,也可以不说是,只是沉默,或者充满着关注看着他。
  当他伤心悲伤的时候,你们要试图安慰他;当他快乐的时候,你们要跟他分享,但是暂时不要把价值导向灌输给孩子,让他自己在青春期或者混乱期里面,或者过渡期里面挣扎,看他什么时候能够走出来,能够走到一个康庄大道。
  ? 孩子需要从错误和挫折里长大
  不要认为孩子是你的!所以你没必要为孩子的错误去担心,当然担心肯定是会的,但你不必要为孩子在这个年龄遇到一些挫折,或者犯了一些错误而担心。因为孩子总是需要从错误里、从挫折里长大!如果强行希望孩子改变,显然是幻想。
  当你的孩子不是一个痛苦中的孩子,他/她改变的动力就不够,所以你要改变他很难。尤其心理学是讲时机的,现在他还没有犯错误,如果孩子在外面受到创伤、挫折、挨打或者他打了别人惹了事,这个时候机会就来了。就是他会突然能领悟到,他的行为可能使自己更加的不好,并不是给自己带来利益。
  你要说服他很难,青少年要体验才知道,所以怎么办呢,一个就是让他体验,在他安全的年龄,不要犯大错误就好。如果一个孩子觉得那棵树可以爬,就让他爬,让他摔得轻一点,不要长的太重了再去爬,长的太重了摔下来就摔死了。所以宁肯他爬小一点的树,因为他年纪小,他摔下来也会活着。其实家庭教育就是这样,它不是一个固化的东西。
  ——文章来源:心灵咖啡网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