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沟通 > 亲子:责备者和被责备者的心理分析
在线阅读
亲子:责备者和被责备者的心理分析
时间:2015-03-12 10:34    点击:        作者:网络

   当一个人处于漩涡中的时候,会越陷越深。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挣扎。积极寻找有用的,有帮助的东西。这个说法不贴切。人的意识一旦陷入了矛盾痛苦之中,他在其中品味过多,就会适应和喜欢它了。如果你想帮他,就给他希望,给他引导,给他全新的感觉,一对比,他才知道新感觉好,他就被新感觉吸引了。如果你说,你应该去找那种感觉,你应该去找胜利的感觉。他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胜利,从来没有经历过夸奖,就没有过那种感觉,现在费劲巴拉地找那种虚无的感觉,有那动力吗?所以,指条路容易。我的办法是,我不指路,我给你尝尝成功的感觉,胜利的感觉,快乐积极奋进的感觉,然后,你自己选择吧。

  对于偏重事理思考型的人,在失败时,倒霉时,被责备了,他们可能还能考虑到别人是在要求自己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而对情感思考型的人,被责备了,他认为别人厌烦他,讨厌他,抛弃他了。一旦他认为自己是个废物,自暴自弃了,那就真的太悲剧了。责备,本身就是一种厌烦,难怪别人会认为你在厌烦他。当然,厌烦中,还有一种要求,一种期望。第一种人,看到了第二个情绪。第二种人,看重了第一个情绪。
  总之,厌烦,是个强化剂,他是有副作用的,是不大好的。责备者,如果把厌烦情绪去掉,光给第二种期望,那他的表现形式已经不是责备了,而是说服。他会说,失败了没有关系,好好干,我希望你的成功。如果还能体会到失败者的痛苦烦躁,那就好好安慰安慰他,让他不必太在乎,让他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让他化悲痛为力量。而且帮助他,让他看到成功的希望,看到成功就在眼前,没有那么艰难。
  失败者,怕别人笑话,怕失败了会失去一切,失去社会认可,失去自身价值。他们放大了失败的恐怖。他也知道用成功来将功补过,可是,因为他没有信心,没有办法,他担心拿不来成功。所以,从两个角度来帮助他:一,即使你无法将功补过,那这个失败也没有那么可怕,人家不会因此而抛弃你。二,既然你对成功没有信心,那么,我帮助你,让这个成功没有那么难,让你看到希望,那么,第一个担心本身就没有了。
  而责备,对上述心理起什么作用?你怕被抛弃,看来你怕得不够,我再给你加点。你怕够了,你就不会失败了。对第二个情绪,你想将功补过,有那么容易?你这种人,就得多折磨折磨你,让你长点记性。我不会那么容易地帮助你的,你先痛苦痛苦吧。越痛苦越好,时间越长越好。这样,你就老实了。——责备者,有那么变态和恶毒吗?有那么无理吗?当然不可能。特别老师和家长都喜欢责备孩子,他们有那么恶劣吗?我觉得,责备者,目标很单一,对这个单一的事情,恐吓惊吓,确实让他再也不敢犯错。非常强化了那种情绪,他会不敢再犯错。因为这个教训太深刻,太可怕了,太难受了,会记一辈子的。问题就来了,人生是长久的,人生是复杂的,人生有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要做,还有很多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做。那,你让我对这一件事特别记忆,用太多的精力,那,我必然在别的事情上,没有太多的精力了。我怕了嘛!所以,当你针对这个单一目标,或许责备是很好的,我们在培养动物,训练牛马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打、饿等方法,让牛马很听话。可是,牛马也就学那么几点功夫就够了。而人呢,要综合地看,人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如果对那么几个小点,对那么几个单一的目标,不犯错误,这个人还是不可能成为人才,因为,作个牛马、机器就够了,还用人去做?人的价值是在于发挥创造性。
  举个例子吧。那天,我偶尔丢了一件价值百元的东西。我当然心痛。就告诉了父亲。父亲跟我急了,责备我:都是你不注意,都是你的问题,你这么大了,还犯这样的错误,你的问题很大……”我当时就急了:“你什么意思?你不安慰我,还责怪我,责怪得那么难听。我已经很难过了,你不知道吗?又没有丢你的钱。再说,按照你的意思,我是不是每天出门,都要写个条子,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别丢了东西?那我还有什么精力做别的事情?如果我真的像你要求的那样,我这辈子,除了不丢东西,还能做什么?!我觉得我宁愿不那么神经兮兮地,丢点东西算什么?我又不是天天丢,再说,我这个丢东西,本身就是个偶然事件,人怎么能处处为偶然事件这个小概率事件而处处谨慎,如果那样,我不成了杞人忧天了?”那天的话,至今觉得很有启发。什么事情都不能做过了,为了不丢那点东西,如果我每天都神经兮兮的,那我就亏大了。所以,父亲的责备不能听。即使听,也只能理解他有点急躁,说过了话,他的意思也就是,今后注意点,别犯那些稍花功夫就不犯的错误,当然,为了不犯这个错误,付出太多也是不值得的。
  关于这个问题,本来觉得写得够多了,想结束了。可是,又觉得还没有更联系实际生活,对自己的指导意义还没有更具体。所以,我就应用一下,来解决一些我生活中常遇到的事情。
  有时候,当我看到家人做事不合我意的时候,我心里很不舒服,很想发发牢骚,责备几句。但是,我又知道,我的责备,肯定遭到他们的反弹。实际结果是不好的。可是,我不责备,心里又不舒服。我会自我辩解:难道就让他们这样继续?今天,我要教育我自己,责备肯定不行,已经证实。那么,如果遇到这样的不如意的事情,那得考虑,他们为什么会犯这个错?我能帮他们什么?怎么引导他们?我该知道,他们没有信心,他们也已经对自己的做法感到不满意了。他们已经自己受到惩罚了。那我,需要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安慰。自信、有创造性,可以用一千个失败、一万个失败来换。所以,坚决不能打击信心。表达自己的内心的不舒服,看他们是不是明白?这样不伤害他。让他们知道,这样做不好。他们如果已经认识到不好,那,就和他们一起找找原因,先安抚情绪,然后找原因,看看,我能帮助你什么?(说到这里,我知道那些喜欢强制性地影响别人的人的逻辑了:他把人看作动物,跟它讲道理,那是对牛弹琴,跟它玩感情,也没有用,对那种什么都不懂的动物,似乎强制性的方法很奏效。不过,对猴子和狗,人们也开始用引导和奖励的办法来吸引它达到目的了。人不同,动物没有那个目的,而人,是有成功的目的的,也是希望得到人喜欢的,总之,跟动物完全没有那个意识是不同性质的)。你有什么难处?你也不想这样,那是什么导致了你这样呢?让他思考,给他方法。跟他急,是看不起他,是小瞧了他,因为他也不想这样。他也想讨好你。跟他急,白白地让他难过,让自己生气。
  节目中,女儿跟母亲十二年没有来往,好不容易,来往了,就半个月,又闹崩了。观众们都责备女儿,说那是你母亲,你怎么能十二年不来往呢?是啊,你问得好啊,你有这样的想法,当事人就没有吗?责备者有一个错误的假定,就是这个女儿不知道应该孝敬母亲。是这样吗?这个假定是不是错误的?既然她知道该孝敬母亲,又不去孝敬,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人们没有分析清楚其中的情况,就急于发表言论,在得不到支持和承认时,就责备和抱怨?我也告诉那些被责备者,如果有人说你不对,你就承认不对,承认对方是对的,可是,你还可以继续,说,我知道错了,可是,我还是控制不住,还是很不舒服,这是怎么回事?这样做,就会大大减少责备者继续责备。被责备者的责任是什么?看人家说的不符合自己的感觉,看人家批评自己,就本能地反抗,否定了人家的话,那,人家就认为你不认可他,没有觉得他说的这句话对。其实,孝敬母亲,人家说得对呀。你反驳人家,就是因为人家不知道你为什么不孝敬父母。所以,把问题分割开来,先承认人家的这句话对,然后再分析其中的原因。
  人的大脑、意识,有个功能,就是可以把几个问题合成一个问题。我来给解剖一下:女孩本来认为该孝敬父母,可是,父母给她带来很多的痛苦、折磨,还有其他的诸多问题,所以,导致孝敬父母,导致很大的问题。合起来,就是不孝敬父母更好。这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但是,不孝敬父母毕竟还是一害呀?相对来说,不孝敬父母是对的,但是,回到绝对值上,不孝敬父母还是不对的。所以,对方没有考虑到这个相对性,而告诉别人应该孝敬父母。而被责备者也没有认识到对方是站在一般意义上讲的这话,被责备者完全可以说,一般意义上,你是对的,绝对地对。可是,加上父母带给自己的害处,你看,我该怎么办?激怒建议者,对自己很不利。当然,我还是怪建议者多一点,人家已经很痛苦了,人家处于情绪之中,而你,一个旁观者,还是更应该照顾人家的情绪才对。所以嘛,批评和责备者,受益了,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责备人家,完全站在审判者的角度,很爽。幸亏,你不能拿被责备人怎么样,否则,你还可能惩罚、宣判这个被责备人。我相信,有很多的人,就是这样被迫害了。本来,问题没有那么糟糕。
  被责备者,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啊。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