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沟通 > 亲子教育之溺爱的心理真相——宠爱自己(2)
在线阅读
亲子教育之溺爱的心理真相——宠爱自己(2)
时间:2015-03-02 09:32    点击:        作者:网络

 ★如何去真正爱孩子

  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

  1、真爱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

  3岁之前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安全感,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3岁以后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自主能力。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这种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

  2、真爱的父母要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

  这是一个挑战,这首先要父母承认一个事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我’的附属品。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所以很多父母选择了偷懒的溺爱。

  18岁之前,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探索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个探索过程从刚出生不久就开始,但到了2~4岁会达到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自我探索,那么他就会形成他自己的感觉,他自己的能力,他自己的思想……而这一切最终融合到一起让他知道“我是谁”。

  如果父母注重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尊重他的自我感觉,而不是把他们“内在的小孩”强加到他头上。那么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而长大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拥有鲜明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创造力,像爱因斯坦、牛顿、尼采等所谓的天才莫不如此。

  我们只有通过自主的探索,才能形成自己的自我,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最适合的位置。由此,我们还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这一切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

  3、让孩子经历挫折

  挫折帮孩子走出天然自恋。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恋的,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孩子需要在自我探索中打破这一天然的自恋。

  别人不会溺爱你的孩子,做父母的,必须先意识到这一点。孩子在探寻过程中,挫折是必须的体验,也是必然的体验。

  孩子没走入社会之中时,父母和亲人就代表了社会。做父母的一味溺爱孩子,放纵孩子的一切欲望、要求,就是告诉孩子他的一切欲望都是合理的,社会都该满足的,他的自恋是对的!长此以往,孩子的天然自恋就没有遭遇真正挫折,心中有了这个自我中心的定式,再难走出来。 有些孩子则是幸运的,他们离开父母亲人后,在幼儿园或是小学经受挫折、坎坷,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自己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自己。有些则没有这么幸运,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自我无限膨胀,但当走到真正的社会中时,自我为中心遭到毫不手软的打击,社会环境无情地摧毁了他已经固化的自恋的心理定式。这时,他再以一己之力与社会抗衡,面临的就只是灭顶之灾。

  4、爱不光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

  并且,这样做的人经常会处于一种两难的困境当中,一方面要尊重所爱的人在生活和人格上的独立,一方面又要适时提供爱的引导。这种真爱复杂而艰巨,需要认真思考,需要不断创新。

  专家支招——

  第一 时刻告诉自己,最好的父母就是要能面对一个现实——没有所谓最完美的父母,也没有不存在遗憾的爱和教育。

  第二 学习更多心理学,了解人,了解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需要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三 父母是孩子心灵的陪伴者,不是孩子的教育专家。很多家长希望成为所谓成功的父母,可假如你听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不会呼唤所谓成功的父母,孩子呼唤的是能永远站在他们身边,陪着他们玩,陪着他们一起成长,一起喜怒哀乐的正常的健康的人。

  第四 和孩子一起面对社会,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搭起成长的桥梁。记住,是一起并肩作战,而不是为孩子搭起所谓外表华丽的帐篷。那样的帐篷没有人性的能量和深度,也没有成长的后劲,只会令自己疲惫不堪。

  第五 不要因为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忙着工作赚钱,而牺牲了陪伴孩子的时间。有研究证明,对于孩子来说被忽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大于被粗暴对待。

——文章来源:雪青的新浪博客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