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际边界;自我意识;小学生;活动设计
【学情分析】
中国是一个重亲情和联接、乏界限感的社会。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随着社会意识和理性思维的发展,很看重朋友间的友谊,但是对于友情中的矛盾处理却不擅长,在日常教学和心理咨询工作中,求助学生经常涉及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学生反映当朋友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侵犯到自己的边界(比如抄作业,或朋友要求不要和他人来往)时,会感到纠结和为难,不懂得如何在坚持自己原则的同时保护好和朋友的关系。
本次课程通过活动体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之间也是有边界和原则的,保留自己的观点,拒绝、否定等都是正常的行为,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该拒绝时要有勇气拒绝,维护自己的边界。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初步探索认识人际交往的边界。
(2)以朋友间边界为例,明白当被他人破坏边界时,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该拒绝时能够拒绝。
2.情感目标:体验自尊、自信、自主处理人际关系带来的愉悦感。
3.意志与行动目标:当他人侵犯自己的边界时,能够尝试新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边界。
【活动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探索认识人际交往的边界。当他人破坏侵犯边界时,能够明确表态。
2.教学难点: 明白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边界,也要懂得不要侵犯别人的边界。
【活动策略】
活动体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教学资源及教学媒体】
1.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故事。
2.教学媒体:多媒体、视频、音频。
【课程准备】
在课前调查一下,授课年段学生对人际交往界限的认识,学生是如何看待拒绝朋友的行为的,有过哪些不敢拒绝或者拒绝不当的经历,以及拒绝时有何感受。
学生每人自带一支笔,教师准备每组一张A4白纸、一张讨论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6分钟)
活动:画房子
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一张A4白纸,每人在白纸上画一座代表你自己的房子,房子的样式不限,大小不限,请用黑色水笔,时间共为三分钟。
指导语:现在每组有一张白纸,接下来我们要用黑色水笔在纸上画房子,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参与,房子的样式不限,大小不限,但要记住这所房子就代表你自己,所有组员在3分钟内完成。
导入:大多数小组都不约而同的分成了四部分,这两条线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在人际交往中,也会有这样若隐若无的线,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引出人与人交往也有边界。板书课题——边界)
二、认识边界——探索我的“线”(6分钟)
1.感受边界
回到“画房子”的活动,当别人把房子画到你的位置,或者没有经过允许和你的房子挨得非常非常紧,感觉如何?(感受边界,当别人侵犯你的地方时,边界感就出来了。)
2.探索边界——神秘信封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做法让你觉得不舒服,
(1)朋友将你的秘密告诉了其他人。 ( )
(2)好朋友碰碰你的肩膀。 ( )
(3)同学私下为你指出错误,并提出了更好的建议。 ( )
(4)同学翻看你的私密日记本。 ( )
( )
( )
逐一展示,然后教师进行梳理,让同学表达自己的意见,梳理出边界的特点(类似于原则、底线、权利、距离、保护、空间,边界能保护我们,每个人边界有所不同。)
3.总结
边界的破坏会带来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对于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感受存在差别,那是因为边界是每个人自己的。
三、我能守护边界——学会拒绝(10-15分钟)
现在,我们对边界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当你的边界被侵犯时,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发生在同学中的故事吧!
1.校园故事
小陈和小李是一对好朋友,他俩从小一起长大,住在同一个小区,读同一个班级,每天上下学一起,玩耍作业一起,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上个星期五的时候,小陈和同桌小周产生矛盾闹翻了,小陈提出让小李也不要跟小周来往了,而实际上小李和小周是同一个兴趣小组的同学,关系还不错。面对朋友的这个要求,小李犹豫了……
2.师生活动
师生互动提问:
小陈提出的这个要求让你感觉如何?
小李犹豫了,你觉得她会怎么想?
3.故事续写
(1)出示“第二天,小李跟小陈见面了,看着小陈远远的走过来,他决定鼓起勇气去告诉对方自己不愿意答应……”
(2)小组讨论:
如果你是小李,你会怎么做呢?
组内逐一进行发言,代表进行记录,选出最优做法。
抽取几个小组代表发言(也可以将过程表演出来,老师参与到角色扮演中进行师生互动)
5. 小结
很多同学提到要拒绝这个不合理的要求,从不同的拒绝方式中,也感受到不同的效果,我们刚才总结到了这个法宝,这也是老师今天想给你们的!拒绝三步走:(1)表明态度;(2)说明原因;(3)提出建议。
四、 总结
面对人际交往中两难的问题,有的同学让我们明白,不是什么都要迁就的,有时候也要懂得表明自己的态度,保护好自己的边界。在保护自己的边界的同时,也要不侵犯他人边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课后作业
1.把今天学习的课程内容重温一遍,可以讲给你的家人朋友听。
2.思考:生活中的哪些情景会让我们感觉到两难,请你想一想,运用拒绝小法宝,尝试一下如何与对方沟通。
【课后反思】
守界是自我意识中的概念,也可以说是自尊自爱的范畴,人们常说的心理边界,是自我存在所需的空间和时间,生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主权距离和情感距离,自我意识和自我责任等[1]。心理边界是无形的,每个人的边界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大与小,模糊与清晰。守界有三种境界:(1)建立自己明确的界限,并保护他;(2)在第一境界基础上,观察尊重别人的界限;(3)在1~2基础上,协助他人建立,并主动保护他人界限。
这堂课结构很清晰,从认识边界到明白边界应该守护,到探讨如何守护,整堂课逻辑清楚,连接性强。在故事的选择上,选取了学生身边事儿,采用短视频的形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投入其中。从探讨别人的故事到反思自身,在课堂上实现了助人自助的过程。课程的结尾,学生自动生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护自己边界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侵犯他人的边界”的观念,教学重点难点都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本文刊登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20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天心岛小学,厦门,3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