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青春期心理 > 从观摩课看高中心理课分享环节的设计
在线阅读
从观摩课看高中心理课分享环节的设计
时间:2017-03-23 15:26    点击:        作者:李文娇

 

 

〔关键词〕观摩课; 心理课; 高中

心理课最大的特色在于活动、体验和分享, 分享环节有时甚至比活动环节更为重要。这里的分享环节指的是学生对于心理体验的思考和交流,可以是经验的交流, 也可以是感受的交流。然而,新手教师常常无力调控分享环节,给人留下心理课深度不够,热闹过后收效甚微的印象。

2016 9 月, 江苏省中小学统一使用审编教材。针对新教材, 省市接连开展了几次观摩课的学习。在观摩课学习中, 我带着平日里上课最大的疑惑——“分享环节的设计 来听课反思, 获得了几点启发。

一、心理课规则的制定有助于引导学生勇于分享

心理课的教学素材大多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经验密切相关。然而, 学生的经验通常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因此, 心理课的问题通常不会有标准的答案,在学生们各色的回答之后, 教师会进行澄清和适当的引导。所以, 在课程的开始, 教师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心理课的一大规则:每个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 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源于自己的实际经验的答案都是值得尊重的。

在观摩课中, 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每节课开始之前会呈现一张PPT,上面写着心理课的规则, 如 积极参与、开放自己、尊重他人、真诚表达 等, 并且会作简单说明, 提醒学生注意自律。江苏海安中学的孔翠老师还提到,她课前会请学生做自我评估, 评估一下能否做到上述几点,当学生承诺 的时候, 不少学生会在分享的环节自觉地兑现自己的承诺。

另外, 作为一门走进课表的课程,心理课对学生的考核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暗示学生心理课需要认真对待。比如在经验交流中,有教师提出他会请心理委员在花名册上标注出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次数、主动回答还是被动回答等,同时记下明显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的信息,并在学期结束时的考核中体现出来。

二、安全的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敢于分享

安全的心理氛围是学生分享的基础,只有在一个相互尊重和接纳的集体当中,个体才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除了心理课规则对学生的约束作用外,心理教师营造的安全氛围也会促进学生的分享。通常, 心理教师不会随意评判学生的想法,但会提醒意见不同的学生尊重别人的想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提问,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达成共识。心理教师很少会点学生起来展示的自己作品或暴露自己的想法,而是尽量遵循自愿原则,让学生放心地面对自己的真心;在学生自愿分享的时候,心理教师会即时地鼓励他的分享行为并且会确认学生的意思, 给出自己的反馈; 若是学生自我开放的时候涉及到内心深处脆弱的地方,教师会及时给予肯定和关怀,也会适当开放自己类似的个人经历,让学生感到被接纳、被认同。

三、教师的自我开放能够促进学生的分享

许多教师都有经验, 当教师开始讲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会特别集中, 这个时候也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思考。这种用自己的经验引发学生经验的方法在心理课中叫作教师的自我开放。而教师自我开放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会起到一个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卷入度,引导学生有深度地分享。

例如,2016 江苏省心理教育年会上一节 认识并塑造自己 的示范课中, 当进行到 多彩名片 环节, 需要学生就自己的多重身份现状和对这个身份的未来期待进行分享时,教师首先分享了自己作为家人、作为教师角色的现状和期待,给学生做了一个较好的示范。课后有听课教师提出,如若再多一些不同身份的自我开放, 再增加一些开放深度, 将更能启发学生的思路。

再如在2016 年南通市的心理观摩课上,如皋一中的崔娟老师在讲自我学习监控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自我学习监控中已经做出的努力。在学生分享之前,她先深情地讲述了几天前自己身边刚发生的事情:上大三的儿子突然间觉察到自己的大学学习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并对此懊悔不已,她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孩子最终勇敢面对了问题。

在这段描述中, 崔老师作为母亲, 情感卷入度很高, 自我开放得比较深,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亲闻了一个真实的个人经历。大家都被崔老师深深地带入到课堂中,每个人的体验也涌现出来。这为之后设计的自我学习努力确认并站队的活动和分享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问题设计的好坏影响学生的分享

不少心理教师抱怨, 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竟然答不出来,并由此判定这个班的学生不能积极分享。可课后反思时, 教师才发现并不是学生不分享,而是问题设计得不好回答,需要调整。比如, 在市观摩课上, 一节我的学习我做主主题课中教师讲到学习评估时问学生: 如果你是老师,会从哪些角度来评估一份研究性学习报告? 这样的问题理论性强,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教师回答都难,何况学生。但如果换种方式,问学生通常会从哪些角度评估自己最近的学习状态,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同样,在这次观摩课学习中, 我发现小调查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提问方式。小调查可以设计在进入正题之前,首先了解学生自身的某一现状,将学生的关注点直接聚焦到个人生活实际。如通州中学的蔡志红老师在开始我的学习我做主 这节课前, 先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了五项选择的小调查(A 你一直以来都是主动学习的;B 你一直以来都是被动学习的;C 以前是被动学习的现在是主动学习的;D 以前是主动学习的现在是被动学习的;E 有时是主动学习的有时是被动学习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选择, 当然也能说出自己的选择原由, 这样就迅速地将学生往自己的学习实际引导,当提问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何体验时,他们就可以较容易地根据自己的现状说出感受。

五、耐心地等待、鼓励学生分享

在进行完一轮活动体验邀请学生分享的时候, 可能会出现没有学生愿意分享的局面,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提问的可答性的原因的话,教师就需要再多点耐心、多点鼓励。分享并不是一个形式,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体验、思考、表达, 教师多花点时间来鼓励有想法的学生表达, 耐心地等待没有想法的学生思考, 这些都是值得的。如市观摩课上, 孔翠老师在进行完我的学习成长树活动之后, 让学生分享以往助我成长的经历和展望对未来成长的目标。

学生分享了前一个问题, 但是后一个问题没人分享。这时候, 孔老师没有急于完成任务,叫人起来回答,而是反思了一下自己的问题,并且多给了点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再请人自愿分享时, 学生就主动举手分享了。再如, 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在一个活动、一节课结束的时候, 请学生分享收获或者感悟,都会请学生先写下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总结的时间,这样学生就能准备好,自信地站起来分享。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分享是本人在教学实践当中的一个困惑,在观摩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思考, 总结出了上述几点经验。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如果不擅长分享, 则需要教师多从氛围营造、问题设计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 很多时候学生只需要教师再示范一次、再肯定一下、再接点地气、再给点时间,就能够做出很好的分享。

 

(此文刊登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7期。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南通,226600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