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青春期心理 > 我是谁?
在线阅读
我是谁?
时间:2017-03-08 14:05    点击:        作者:王晓丹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初中生;活动设计

【理论依据】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自我同一性理论,埃里克森将人的社会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此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其中青春期阶段(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会使他们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自我以及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背景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心理上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此时的他们自我意识高涨,内心世界丰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将很多的心智用于内省。如“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别人是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萦绕在他们的心中。虽然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但此时的他们尚不能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点,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且恰当的评价。因此认识自我是青少年成长的必要课程,初中阶段又是自我意识形成并完善的重要时期,是感受自我、探索自我、重建自我系统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在怎样正确认识自我方面加以引导。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认清自身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2.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正确认识自我的几种方法,即通过自我观察和内省认识自我、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我以及通过心理测试认识自我。

3.培养学生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以真诚的态度接纳同学对自己的看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

1.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并通过自我评价法、他人评价法、心理测验法等方式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2.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优点,同时正视自己的弱点,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难点:

1.激发学生自我剖析的勇气,挖掘自身的特点。

2.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接纳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活动准备】

白纸、彩纸、笔、音乐、测试问卷。

    【活动过程】

    一、消失的自我

1.以小组内的两人小组为单位,请学生给自己的搭档讲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趣的事情。

2.在讲述过程中,要求不可以出现,当需要表达的时候,就用”“寡人”“某某某或者自己的名字来代替。

3.讲完故事由对方就故事本身发问,讲述者在回答问题时仍然不能说这个字。

4.凡是在讲述过程中犯错的,由同伴举报,教师选出犯规最多的人为大家讲述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我”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二、我的十二行诗

1.每位学生派发一张白纸,使其在白纸上完成12个“我是一个_____样的我”的格式的句子。

    (1)我是一个                        样的我;

    (2)我是一个                        样的我;

    (3)我是一个                        样的我;

    (4)我是一个                        样的我;

    (5)我是一个                        样的我;

……

2.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强调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但必须独立完成。

3.大部分学生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彼此间进行分享。

4.请学生把自己写出来的句子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类:

描述自己生理状况的句子;

描述自己心理面貌的句子;

描述自己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的句子。

5.教师启发学生看到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处于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这三个层次的哪一水平上。

教师总结:自我的三重结构及认识自我的第一种方法——通过自我观察和内省认识自己。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挖掘自身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从而明白自己对本人的了解处于哪一水平。

    三、 寻人启事

1.6人小组为单位,每组同学写一张“寻人启事”,要寻找的人为其他小组内的一个人。

2.寻人启事上不能出现这个人的名字,尽量介绍有关这个人性格、气质特点方面的内容,然后由其他组的同学猜一猜要寻的人是谁?猜对的由教师分发奖品。

3.请几位“寻人启事”中的当事人谈谈自己的感受。

    寻人:他是一个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的人。                

 

教师总结认识自我的第二种方法——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第二种方法——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

四、我的漂流瓶

1.6人小组为单位,给每人发放一张彩纸

2.每个人在彩纸的左上角写上姓名,并写下一句话表达自己真诚地希望倾听别人评价的渴望。

3.“漂流纸”以车轮的形式传递,每个同学都将写好后的纸传递给下一位同学。

4.每个收到“漂流纸”的人都要在上面写上你认为的纸的主人的优点。

5.当“漂流纸”再次回到每个同学的手中时,给学生时间反思以下问题:

(1)“漂流纸”中自己曾经意识到的优点有哪些?

(2) “漂流纸”中自己不曾经意识到的优点有哪些?

(3)面对这么多的肯定和赞赏,你的感受如何?

6.请部分学生发言交流感受。

教师总结:发现自己的优点可以使我们变得美丽、自信,我们的生活就会与众不同。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进一步了解自身的优势,增强自信。

    五、理想我与现实我

1.教师发放“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有多远”的自测问卷。

2.学生逐一阅读并真实地完成每一项选择。

3.根据计分方法,学生自行统计自己的得分

4.根据得分,学生总结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并且发现自己需要完善的地方,认清自己努力的方向。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每一位同学肯定都希望自己能有自己的风采,拥有自信,做到这一切的基础是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开心地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以良好的心态与状态去迎接挑战,迈向成功。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第三个方法心理测验法,并且发现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的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

          

1 理想我与现实我自测问卷

 

项目

我确实如此

我希望自己如此

项目

我确实如此

我希望自己如此

多愁善感的

 

 

固执己见的

 

 

有幽默感的

 

 

有独立性的

 

 

友善的

 

 

胸怀大志的

 

 

风趣的

 

 

有魅力的

 

 

自我节制的

 

 

热情的

 

 

平凡的

 

 

敏感的

 

 

可靠的

 

 

有才智的

 

 

煽情的

 

 

愉快的

 

 

好嫉妒的

 

 

精力充沛的

 

 

体贴的

 

 

沉静的

 

 

聪明的

 

 

专横的

 

 

有弹性的

 

 

自我中心的

 

 

脆弱的

 

 

诚恳的

 

 

轻松自在的

 

 

坚强的

 

 

冲动的

 

 

愤世嫉俗的

 

 

冷漠的

 

 

 

 

 

 

 

    七、延伸与作业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以随笔的形式给自己写一封信。

                                【反 思】

本节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利用音乐,游戏、情境教学等多种活动形式,多方聚焦,使学生乐于参与,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动中学,在动中悟,在悟中成长。

在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时,教师运用了一些具体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去认识自我。如:通过“我的十二行诗”“寻人启事”“现实我和理想我”这样三个生动的活动,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三种方法。“我的十二行诗”和“现实我和理想我”充分给予学生自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认识自我。“寻人启事”和“我的漂流瓶”活动运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不但让学生通过他人了解了自己,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此外,“我的漂流瓶”活动让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增强了自信,理想我与现实我的活动又让学生发现了自己需要完善的地方,认清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本文刊登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8期。作者单位:天津市滨瑕实验中学,天津,300000

  

/uploads/soft/170308/1-1F30Q40347.ppt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