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操作性原则;小学
近年来,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常态课程, 在各种各样的评课、赛课活动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专家在评课中,总会强调“活动”二字,意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定要突出其“活动”的特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也着重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 这也是“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笔者认为,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认知、语言等能力发展存在巨大差异这一现状,心理课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有所调整。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来说, 抓住“ 活动” 这一关键特征,对于上好小学心理活动课大有裨益。
第一, 重集体互动, 轻知识讲授,体现互动性。
互动性包含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别于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课程。在学科教学中, 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的教学成果能够较快地显现, 并且很容易被测量和评价, 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中, 更偏重对学生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其教学成果往往是内隐的,其影响往往是细枝末节、润物无声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 其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 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还有很大局限, 如果通过知识讲授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例如, 在“ 认识自我” 这一主题活动课上,如果教师对小学生讲解“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 的概念, 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认识自我,教学效果可能并不会理想。首先, 这些概念的掌握对小学生来讲比较有难度; 其次, 这些概念的掌握并不会促进小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如果教师转变一下教学方式,将知识讲授转换为游戏互动,那么教学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有一位教师通过“大风吹”这样的游戏, 来促进学生们对自我的探索。“大风吹,吹什么?吹扎小辫的人,吹戴眼镜的人,吹爱笑的人,吹喜欢帮助同学的人……”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 这一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还能促进学生去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身的特征,有效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些集体互动方式,可以创造一个开放、共享的氛围,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充分锻炼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尊重他人, 习得开放、积极、包容的态度, 建立积极、和谐、内部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
在一次评课活动中, 一位教师提出了如何在心理活动课中传授知识的方法。她认为, 心理活动课中知识的传授,不宜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由教师直接讲授出来,而应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体验、感悟等课堂生成, 由教师总结、提炼出来, 呈现给学生。笔者认为, 通过这样的方式输出心理学相关知识,比直接讲授知识,效果更好。
第二, 重动态活动, 轻静态思考,体现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让学生在行为上动起来, 有肢体活动, 有相互协作与配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听课经验发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教师的提问总会遭遇一些尴尬的场面, 例如, 学生的回答太表面化,内容没有深度,答案并不是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等。同时, 学生讨论也比较流于形式, 要么是各说各的, 不会通过分析形成小组意见,要么是大家的注意力并不在讨论问题上,导致讨论过程并不会促进相互交流、学习与思考。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和特征息息相关。
因此, 笔者认为,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尤其是低年级) 应该轻静态思考类活动,讨论类、分享类、思考类的活动应该适度, 多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动起来的“动态”活动。
笔者曾经观察过不同类型活动中学生的反应,观察结果显示, 游戏类活动的效果最好,学生的参与热情最高,游戏后的讨论也较有深度和内涵,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再突发生成一个小故事,那么其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 桃花朵朵开” 这个游戏经常被教师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这个游戏的规则是, 当教师说“桃花朵朵开,桃花几朵开” 时, 学生根据教师说的数字, 自动结对,结对人数超过和不足该数都要受到惩罚。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我曾遇到过两个小事件。
第一件事是一个不太受学生欢迎的男生因为找不到结对对象, 一把抓住了我。通过这个事件, 我引导学生们说出这个孩子的积极品质,如机智、反应快等。
第二件事情是几个小男孩谁都不愿意退出这个群体,导致群体里的所有学生都要接受惩罚。通过这件事情,我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得失与集体荣誉的关系。通过我的引导, 在再做此类游戏,出现类似情况时, 某些学生的反应是, 既然有人注定是结不成对子的,那么他愿意自己成为那个游戏失败的人,而不去影响其他同学的游戏结果。
第三, 重行动引导, 轻言语指导,体现操作性。
操作性是指学生在课堂中,需要更多地通过自己亲身实际的行动习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言语指导去习得,即要做起来,而不是告诉他“为什么做,怎么做”。
在一次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在讨论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告诉学生为什么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方法。这些指导对真正促使小学生培养起良好习惯是很有难度的。通过让学生动起来,指导他们真实地去做,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 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每次上课前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们做数字划消游戏,以趣味游戏切实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为教育服务,要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服务,落脚点必须是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性、行动性, 旨在促进学习的迁移,避免课堂与实际相分离的现象。
为了方便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流程与标准,朝阳区推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几个步骤,大致把一节课分为“热身区”“明理区”“实践区”等几个部分, 其中“ 实践区” 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活动, 促进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时有计可施。
第四, 重氛围营造, 轻理性说教,体现情感性。
情感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积极的、开放的和包容的, 观点是可以碰撞的, 思维是可以交流的。教师不再是权威者和说教者,而是倾听者和参与者。
心理健康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教育, 不能仅仅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去考察效果。如果用理性说教的方式去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这堂课的性质会转变为德育课、班会课或者思品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营造一种轻松、安全、关爱的氛围, 师生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彼此坦诚的, 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展现自己的特点,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曾经听过一堂主题为“ 感恩父母” 的课, 课堂的氛围非常沉闷,课程的主旨表达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授课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讲解,学生的主要活动是进行案例朗读和讨论、分享。无疑, 这堂课并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价标准。“感恩父母”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主题,需要唤醒学生内心的情绪,唤醒学生对父母辛苦的认知。单纯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很难深层次地体会父母的辛苦。
也曾听过另一堂主题为“ 感恩生活” 的课, 课堂形式比较活泼, 学生的活动比较丰富, 如用小星星为自己的状态评分,“ 拍卖健康” 活动, 观看《黄美廉的故事》等。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重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感悟和思考,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陪伴者等, 而不是讲授者、说教者。
除此之外, 情感性还体现在活动设置需要正向、积极。例如,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 课堂主题是“压力应对”,在课开始之前,教师通过撒谎的形式虚构了一个压力事件,“班主任说本课结束之后进行课堂抽测”。笔者能体会教师的用意, 但是构建压力事件的方式有多种多样, 姑且不论“ 课堂抽测” 是否能够构成压力源, 这种方式本身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第五, 重积极引导, 轻刻板评判,体现专业性。
专业性是指课堂中的内容要符合心理规律和心理学原理,不能有知识性错误,也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尊重生命, 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关注人格发展、态度、价值观等的课程。其探讨的很多问题并不是“ 是与非” 的问题, 更多的是澄清学生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心理教师应该秉承客观的态度, 不可轻易对学生加以评判,而是在适当的情况下加以积极、正向的引导,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一次关于“如何调节情绪” 的课中,教师让一位学生回答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压力时是如何调节情绪的, 学生撩起袖子, 指着手臂上的伤疤,说:“觉得有压力的时候,会用小刀划手臂。”在听到这个答案之后,教师的表情很凝重,几秒之后快速恢复了镇定,询问这位学生是否有其他方式去缓解情绪,比如寻求同学帮助等。同时, 追问全班学生, 大家是否愿意互相帮助,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把班集体建设成大家心灵的温暖港湾。当然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最后, 这位教师让全班学生喊出了“ 加油, 我们共同面对压力” 的口号。此时, 课堂的氛围变得异常温馨和谐, 大家能够感受到当事同学心中的平静。相反, 如果这位老师不够专业,而是批评学生采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宣泄情绪,那么课堂效果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
除此之外, 在课堂中应该避免一些知识性错误。例如, 很多教师在讲解“ 情绪调节” 这一主题时, 都会说“ 消极情绪于个人发展是不利的,会造成很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必须消除消极情绪”,在澄清之后,会讲授一系列调节情绪的方法。实际上, 消极情绪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也并不能被轻易消除。
以上的“五重”与“五轻”是笔者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操作原则的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有别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需要突出“心理”和“教育”这两个核心词, 在“ 心理” 这个维度需要牢牢把握专业性,做到活动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契合,课堂要体现出心理学科的“专业味”和“情感味”; 在“ 教育” 这个维度上, 须牢牢把握活动要能应用到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要可迁移,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铁则”。只有将“心理”和“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刊载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1期。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北京,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