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理事之窗 > 精选文章 > 战胜自卑让青春飞扬
在线阅读
战胜自卑让青春飞扬
时间:2012-05-09 10:36    点击:        作者:杨咸平

战胜自卑让青春飞扬

2012年第二期

关键词〕自卑心理;自信心;教育措施

  一、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和对学生的影响
  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的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价值等的过低评价。这种对自己不恰当的过低评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会导致许多不良行为的发生。自卑的人表现为敏感多疑、自私自利、怨天尤人、优柔寡断、自责自毁等。
  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家庭状况及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和教师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学习经常受到批评;学习压力过大;某些不幸的经历等。主观原因:自认为不如别人,从而看轻自己;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矛盾,因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目标从而否定自己;与他人交往,得不到认可和接纳,因而贬低自己;学习方法不当致使学业成绩不佳,自我感觉力不从心而蔑视自己等。
  自卑心理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生活、学习。自卑心理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不佳,生活质量不高,人际关系不和谐,使其形成行为失败——否定自己——自卑形成的恶性循环。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有50%70%的中学生总体自我评价为有信心很有信心。这种自我评价和性别有关,男生比例较高;与年级有关,毕业年级比非毕业年级低,高年级比低年级低;还与班级有关,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学生的自信程度。总体来说,中学生自卑心理较强,其中有51%的学生在班级工作上感到自卑;61%的学生在学习上有自卑感;63%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有较强的自卑感。
  二、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团体辅导训练和个别咨询等。常用的心理训练方式有如下三种。(1)心理体验。心理体验是人的行为内驱力的基础,是产生自觉行动的核心信念。学校可以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领悟,触发并且改变核心信念,建立起健康的行为理念。(2)自我教育。学校要帮助指导学生自己提出目标,主动制定计划,自觉进行控制行为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学生内心不断反省、调整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成长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要让学生在不断反省中摈弃自责行为,对自己的行为和信念形成正确的认识,能够自主果敢地行动。(3)实践锻炼。学校应创设一定的实践条件,鼓励学生到社会和生活中去实践锻炼、培养自己。学校应给予适度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在现实中怎样行动,怎样获得成功。让学生积极地自我分析,掌握行动策略。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接纳自己,提高信心。还可以组织主题班会、心理剧汇演、心理讲座等活动。在教育中使学生不断强化正确的行为,减少消极的心理冲突,形成良好稳定的自信心。
  2. 坚持全面的正确的教育评价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偏重于学业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受学生学业成绩的左右。全面正确的教育评价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很重要,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教会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种评价不局限于学习方面,还包括能力、行为、活动、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学校要教给学生自我分析评价的方法,让学生着眼于自己的长处,多关注自己的优势,这是成才与成功的根本。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只是关注学业成绩,而忽略其他方面。对学生的看法和评价也不能以学业成绩作为惟一标准,尤其是对学业不良的学生要有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赞赏。以下这些做法:考试排名次,以学习成绩的名次决定能否参加学校的活动,以学习成绩为评选班干部的主要依据等,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应该改进。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学生全员参加的活动,例如评选班级之最、说说我的优点等。
  3. 家校结合,创立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的教育环境与心理氛围影响着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学校要指导学生家长建立健康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目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的家长甚至期望自己的子女把自己人生之未了心愿全部实现。殊不知子女难以承受如此重托,易导致心力疲惫,自信下降。学校应指导家长改变期望水平,使之切合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有些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常常当着子女的面夸奖别的孩子如何好,批评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好,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子女的自尊。家长要优化自己的言行,多鼓励孩子,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4. 指导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学生正式步入社会之前的社会化的学习与演练。它给学生提供了初次感受生活、感受社会的机会。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交往之中获得信息,沟通感情,增进了解,反省自身,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有了广泛的交往,学生可以从朋友那里获得心理的支持;可以学到朋友的优点;可以全方位地认识自己;可以在交往和互动中学到人际交往的规则和技巧,增长见识与才干;可以在交往中扩展阅历,提高信心,更好地融入社会。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濮阳,457001
  编辑 / 黄才玲终校 /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