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理事之窗 > 精选文章 > 让优秀成为习惯
在线阅读
让优秀成为习惯
时间:2012-05-09 10:24    点击:        作者:龚新强

让优秀成为习惯

2012年第七期

[关键词]高中生;习惯养成;能力;素质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高一阶段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校是区属四所重点高中之一,承担了全区10%左右的重点大学目标生培养任务。然而,由于招生制度以及办学体制的改革,我校现在新入学的高一新生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成绩,都不甚理想。因此,每年完成培养100个重点大学目标生的任务,难度可想而知。然而,俗话说:习惯改变命运,品行左右人生。我校践行让优秀成为习惯,追求卓越的管理目标,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近几年学生的高考成绩在全市突出。这充分证明了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在班级管理中,我特别注重学生优秀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2010学年,我担任高一(2)班班主任,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学生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班集体凝聚力增强,班风学风非常好。全学年共获得6文明班称号,学生成绩排名也由入学的年级第6名前进到第2名。
  一、以身作则,早字当先
  高一新生刚刚进入高中,对高中的新生活,既满怀向往,又充满不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存有几分侥幸心理。此时教师应以身作则,从严要求,在守时、守纪、守信等方面作表率,使学生尽早适应新环境,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从一开始,作为班主任的我就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处处当学生的榜样。除此之外,我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通过班会课、写周记、个别教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是好的习惯,了解好习惯在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久而久之,绝大多数学生的行为习惯都会好起来。
  二、让追求优秀成为学生的内需
  如果说以身作则,早字当先是主动出击和先发制人,那么认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教育则是变被动为主动,使优秀习惯的养成教育成为每个学生内心的自发要求。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和化解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各种矛盾,更重要的是,当一种教育成为学生内在自发的需求以后,就很容易达到教育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集中引导。在班会课上,我引用古今中外的典故和名人故事,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诸如鲁迅先生守时惜时、孔子不耻下问、董仲舒三年不窥园专心攻读、管宁专注学习不受干扰而与华歆割席分坐等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在内心深处逐步形成一种自发要求进步的内在源动力,变被动为主动。
  二是个别强化。通过集中引导教育,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但还是有少数学生的思想认识仍然存在偏差,甚至不以为然和抵触。因此,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给予了更多关注,通过个别谈心、家访等方式,使他们尽早意识到优秀习惯在成人成才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付诸行动。
  三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以养成好习惯,创文明班级为题,让学生策划主题班会,发挥全体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都参与进来,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主题班会上,我引导学生一起聆听名人故事、观看同学们表演的情景剧、诗朗诵、参与互动测试、交流感想体会等,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效果十分理想。主题班会后,我又以周记和黑板报的方式进行强化,巩固了教育的效果。
  三、用规则守护良好的教育效果
  使学生把良好的习惯一直保持下去,最终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是习惯养成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我认为需要制订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之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高中新课程学习的目标要求,我制订了《班级德智体量化考核细则》(班规),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纪律、卫生、仪表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和表现进行详细的考量,力求做到直观、可测、奖惩分明,并把考核结果与学生的期末评价挂钩。实践证明,班规的制订和实施,对于培养和维持学生的良好习惯起到了显著作用。有了班规,学生的表现就有了定量描述的准绳,使学生树立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守时惜时意识、竞争意识,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优秀习惯的养成和巩固。
  正是在班级一切工作的准绳——班规的约束下,全班学生的优秀习惯得以保持,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养。一个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得以形成。
  总之,我通过以身作则、及早严抓,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加以表彰鼓励和鞭策约束,培养并巩固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郑裕彤中学,佛山,528333
  编辑/黄才玲终校/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